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毛驴

有小伙伴在后台问我说看到一个不错的机会想要去创业,可是又不想丢掉目前的工作,到底该如何选择呢?我想一想,然后回答:你为什么不可以同时两者兼顾呢?在工作的业余兼职创业也是可以的呀!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布里丹教授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心理学家就将这种在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毛驴_第1张图片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面对决策、选择的时候都会产生犹豫不决的心理,尤其是当两者的选择看起来旗鼓相当。谈恋爱的姑娘常常都会面临两个男孩:一个幽默风趣、体贴热情,却没有经济基础;另一个男孩有经济基础却木讷呆板,一点情趣都没有,到底要怎么选择呢?

还有对于工作的选择,这份工作离家近,工作强度也不大,但是工资低;另一份工作离家远,压力大,但相应的报酬也高,发展空间大,那要选择哪一份工作呢?

当人们在面对看上去条件相当的选择的时候,就会很容易陷入布里丹毛驴效应。毛驴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心里总是期望获得最大利益。过高、过于完美的追求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带给人混乱和压力。当压力形成的时候,人的关注点会聚焦在如何选择,如何获得最好的利益,而远离自己的实际需求,变得看不清自己。因此,当人在陷入布里丹毛驴效应的时候,人们会变得为了选择而选择,唯独遗忘了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时间过去了,人们还迟迟不能作出决定,那么情况有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企图鱼与熊掌兼得,最后常常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从前,有兄弟两个看见天空中一只大雁在飞,哥哥准备把它射下来。说:“等我们射下来就煮着吃,一定会很香的!”这时,他的弟弟抓住他的胳膊争执起来:“鹅煮着才会好吃,大雁要烤着才好吃,你真不懂吃。”哥哥已经把弓举起来,听到这里又把弓放下,为怎么吃这只大雁而犹豫起来。就在这时,有一位老农从旁边经过,于是他们就向老农请教。老农听了以后笑了笑说:“你们把雁分开,煮一半烤一半,自己一尝不就知道哪一种方法更好吃了?”

哥哥大喜,拿起弓箭再回头要射大雁时,大雁早已无影无踪了,连一根雁毛都没有留下。

每个人都不想丧失最大的利益,都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么要如何才能作出最正确的选择呢?

闭上眼睛,我们潜意识能够想到的选择通常都是正确的选择。想想念书的时候,老师教你的考试技巧是不是依赖第一感觉呀!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某道选择题看起来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很显然,那道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曾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不过,很不幸,我们没能把“它”挽留住。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到选的那个答案通常都是正确的答案。过一会,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题目,发现另外一个答案好像才是正确的,于是就修改了原先的答案。其实,这个后来被修改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之前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曾在脑海中出现。当我们接触这道题的时候,潜意识会帮我们调出对这道题答案的模糊印象,使我们在第一时间内想填上某个答案。这是潜意识将题目内容和记忆印象对应产生的结果。因此,第一时间、下意识反应作出的选择,正确率最高。

如果你对两堆一模一样的稻草没有“第一印象”和“下意识的决策”,那该怎么办?答案就是当机立断,随便选一堆。因为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就是这么简单。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现场发生了很多故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好多人第一时间救护了身边的百姓,可自己的家人却不幸在地震中丧生;也有一些人下意识地反应是冲出房子,而罔顾身边的人。对此,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一场关于人性的无私和自私的讨论。其实,不管每个人在那个当下作出的反应是什么,那都是一种当机立断的本能,无可厚非。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在事情发生的一刹那,又想救这个,又想救那个,结果会不会像毛驴一样陷入选择困难症呢?


无戒日更挑战营第10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