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旧作:《巴以和谈——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些日子以来,特朗普一句话再次让中东局势陡然抓住人们的焦点。看着网上新闻的所说的种种,不禁翻出二十几年前学生时期所写的通讯稿。时空虽已腾挪,但似乎依然可以用那句诗颠倒一下来概括——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


旧作录于下:

近几日来,中东地区再起风云,墨迹未干的巴以临时和平协议面临着新挑战。

从12月5日日开始,数百名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拉马拉以及纳布卢斯等城市连续举行示威活动,来抗议以色列政府拒绝释放被其关押的巴勒斯坦政治犯。

根据今年10月23日巴以双方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的巴以临时和平协议,以色列方面应该释放3000名巴勒斯坦囚犯中的750人,但在首批释放的犯人中有150人是普通刑事犯。于是,心怀强烈不满的巴勒斯坦民众走上街头,再次与以军发生冲突。12月6日,200名巴勒斯坦青年在约旦河西岸一小镇以石块袭击以色列士兵,而以军则还之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冲突中有2名巴青年受伤,在其它城市,情况也大致相同,由示威引发的冲突持续了几个小时,当天约有25人受伤,7人被以军拘留,而在以色列的高墙内,近2000名的巴勒斯坦囚犯也相应地开展了无限期绝食斗争。

就在地区形式如火如荼时,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5日在瑞典议会讲话时表示,巴方将坚持在明年5月宣布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无疑再次触痛了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神经。作为反应,内塔尼亚胡6日在每周例行的以色列内阁会议上,强烈指责巴勒斯坦方面违反和平协议,并重申了早些时候提出的有关进一步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的条件,但巴方仅作了表面上的应付。

与马拉松式的政治谈判以及声势渐涨的示威活动相伴而行的,是频频发生的恐怖事件,在巴以双方皆时常传出平民遭极端主义分子袭击的消息。

目前的中东局势令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巴以和谈总是一到关键时候便波澜迭起,举步维艰呢?

20年来,巴以和谈走走停停。直到拉宾领导的前工党政府提出富有建设性的“以土地换和平”政策,才一度柳暗花明。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半以前上台的右翼代表内塔尼亚胡与前任脸色迥异,提出“以安全换和平”,拒绝依照奥斯陆协议向巴方继续交还土地,使得和平之门几近关闭。

今年10月1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倡仪下抵达华盛顿,开始了又一次中东问题首脑会谈,但好事多磨。19日的以色列汽车站爆炸事件使原本就存在的巨大分岐雪上加霜,被迫一延再延的会晤奄奄一息。

在多方斡旋下,高级会谈于23日终于出现转机。经过9天9夜的艰苦谈判,双方最终在白宫正式签署了一项临时的但实质却相当脆弱的和平协议。

另外,巴以双方内部的强硬派对怀伊协议也表示强烈反对。以色列右翼势力的一部分甚至以倒阁相要胁,干扰协议的签署,如此种种压力,使得巴以双方在执行协议时,瞻前顾后,裹足不前。

关山重重,形势反复无常,使人们不得不猜测,十月的怀伊9日谈是不是感情白费。由此我们不难想像,下一步的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谈判将会更加艰难,我们当然希望中东问题能在本世纪划上句号,但仍须面对的现实是,巴以和谈路漫漫其修远兮。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多年前的旧作:《巴以和谈——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