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刻

想起一条新闻。

“11日,端午假期最后一天9:30左右,广河高速上一辆从揭西开往广州的大巴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上有人员受伤。15:50许,@广州交通发布消息称,受广河高速九龙至八斗路段事故影响,西行方向现车龙约7公里,行车缓慢,请广大市民注意。”——南方日报微博

我刚好是同一时间出发,同一出发地和目的地,却幸运地坐在不同的车上。刚到学校好朋友就给我打了电话确认我的安全。

虚惊一场。

我们要怎么衡量自己与死亡的距离呢?宿命论者会说,我们的死期已定,躲过天灾躲不过人祸,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所以啊,如果已经注定明天就将迎来死亡,无论怎么防备,我们死定了。

可惜我不是宿命论者。我相信,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被动地走向死亡,而是,在能够真真切切地把握的日子里,活得精彩,活出人味儿。即便有一天我们被告知我们将在哪一天离开这个人世,至少我们不害怕那个时刻的到来,坦然坦荡。

同时,无谓的死亡要避免。因自己不注意生命安全而无谓地丧生,那不叫牺牲,那只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在我的观念里,我们活在家人朋友的关怀中,早已不是只为自己而活,连活着都是一份责任。我们的父母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变老,我们成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中不多的念想之一,所以当我自己觉得要疯一把,可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时候,我往往想起我那可怜的父母。

我死了,他们还有什么呢?无尽的悲伤,仅此而已。

死亡只在一线之间,生与死是有明显的分界线的。可是,正是由于这分界线太过明显,我们才会一不小心忽略了什么叫“慢性自杀”。我们不断熬夜,不断消耗自己的身体,最卑微的是即便以此为代价却也没有创造多少价值。深夜一两点还有人不停地刷着微博、朋友圈,第二天醒来没留下什么记得住的,游戏的诱惑也像慢性毒药,人们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没有动力逃离。连着几天都如此,即便眼皮发酸头昏脑涨都不愿离开电脑和手机,即便熬夜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没人在意,或者,没人把慢性地走向死亡看成死亡的一种方式,他们信奉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殊不知死亡其实不一定是一个时间点,而可能是一个过程。

世界那么大,我还不想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