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醒醒,这是奥运会

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张继科在男单1/4决赛中开局不利,5-11输给日本小将丹羽孝希。然后发生了上图一幕,教练刘国梁唤醒张继科。

被唤醒后的张继科,连赢4局,拿下了比赛。

你醒醒,这是奥运会_第1张图片

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刚睡醒的时候,一脸懵逼,反应迟钝;看书看久了,一句话读了5遍,还没明白什么意思。

这种状态属于唤起不足,大脑和身体没有充分唤起,导致表现不佳,效率低下。大脑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来保持一定的唤起水平,外界的声音、气味,身体感受到的触觉、味觉等都属于刺激。如果剥夺了人的感觉,感受不到任何外界刺激,人是会发疯的。

1954年, 心理学家贝克斯顿(W.H.Bexton)、赫伦(W Heron)和斯科特(T.H.Seott)等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大学生每天待在特殊的环境中,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最开始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感觉很舒服,大睡特睡。然而2、3天之后,他们就坚持不下去了。实验结束后的几天里他们注意力涣散, 思维受到干扰,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 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有人甚至出现了幻觉,生理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没有刺激,人无法被唤起,刺激过多,人也受不了。幼儿园的老师面对叽叽喳喳的小朋友,回到家只想安静;游乐场里聒噪的声音,多彩的光线,呆久了简直头痛欲裂。

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唤起水平

有人喜欢喧闹的酒吧,冲击耳膜的音乐;有人只喜欢待在安静的环境里,品茶。这和人的敏感性有关,敏感的人难以接受强烈的刺激,不敏感的人则喜欢强烈的刺激。敏感的人中,有70%都是内向者。

1967年,心理学家艾森克做了一个实验,把同样酸的柠檬汁滴到内向和外向者的舌头上,内向的人分泌的唾液显著多于外向的人。

敏感性低的人喜欢边工作边听音乐,保持大脑的唤起水平;敏感的人这样做,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许会降低。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最佳刺激量,找到自己的最佳唤起水平,此时工作、学习的效率最高。

唤起不足时,需要增加刺激来提高唤起水平。张继科被教练用语言唤醒,被第一局的失败唤醒;洪荒少女傅园慧在比赛时掐拧自己的手和大腿来提高唤起水平。剧烈的疼痛刺激、强烈的味觉刺激等可以快速唤起大脑的觉醒。

过度唤起时,则要减少刺激。边听音乐边工作,当音乐声音太大干扰到工作时,就要降低音量或关掉音乐;受到惊讶,也需要时间来平复。放松、冥想可以降低唤起的程度。

切换任务,维持最佳唤起水平

最佳唤起水平Susan Cain称之为甜蜜点(sweet spots)。

甜蜜点并不会一直自动维持下去,比如,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工作学习时,起初状态好极了。1个小时过去了。你的唤起水平开始下降,工作效率也变得低下。此时,就不要再继续下去了,最好是换个任务,让自己重新被唤起。比如站起来活动下筋骨,或者更换另外一个工作任务。写作累了,可以去看看书,练练字。

柳比歇夫,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发表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82年的生命历程,写出70多部学术著作。除了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外,在不同的任务间切换,保证最佳的唤起水平,是他高效工作,多产的保证。

看书累了,我会练练字,拉拉筋骨,或者吃个水果。你的甜蜜点不在时,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醒醒,这是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