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起点,心在远方——2016年终总结

2016年年中的某天早晨,起床发现手机昨晚还是100%的电量,过了一晚上只剩90%了。听了一节《逻辑思维》,电池就只剩下了50%的电量。就在感慨电池不经用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其实也尤如这块电池——时间长了蓄电能力就差了,稍微跑两个程序,就把自己折腾的精疲力尽,有时候还会出现充电充不进的情况。

那天的感悟着实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幸运的是,因为看到了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钥匙可能在别处”,瞬间点醒了我。让我找到了延长我这块电池使用寿命的方法,并且通过自我检测,发现了一些导致电量不足时充不进电的小bug。

不是我想要的

作为咨询顾问平日里的工作,就是穿梭于不同的城市间,帮助客户解决经营、管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梳理流程、数据分析、问题诊断、制定改善方案,持续跟进。一个个完整PDCA闭环。白天与组织内的各部门访谈、开会、培训。晚上觥筹交错,忙于各种联系情感的应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赶报告,制定下一站的计划。空中飞人的生活过得久了,就会问自己:

你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你所传递的价值观真的是你自己这么认为的么?还是为了满足某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不得不这么说?

你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是真的吗?还是只是把前几年的工作经历在不断重复,炒炒冷饭,吃吃老本而已?

挣扎

内心深处一只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总有一天,你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出售自己宝贵的时间。

如果每天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你对世界的感知必然是狭隘的,你会误以为别人也和你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为了避免让自己形成固化思维,为了避免成为那些“30岁就已经死了,只是到70岁才埋”的人。

我选择从原有的圈子抽离出来,不去触碰现成的人际关系,默默地做一些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活在未来的事情。选择低调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身边实在难以找到真正能理解你为何这样做的人。既然还没成为能说那话的人,又何必自寻烦恼,操碎别人的心呢。

因此,我选择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把以此换来的注意力是时间用在自我成长上。我笃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并且是特立独行且正确

改变一:跑步

从年初至今累计跑了521公里,借着出差和旅行的机会,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当我迈开步伐,冲向那一个个未知的终点时,说真的,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没有那么恐惧了。

因为那一刻,你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只听命于你自己,你在和阳光对话,你在和清风细语,你在和溪流共舞。

这不光是多巴胺产生的愉悦感,更多是抛弃杂念,因注意力高度集中获得的解脱

改变二:音乐

小时候鲜有机会接受正统的音乐教育。甚至还因此掉进过大坑,那时候在学校被植入的还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陈旧观念,对会弹钢琴的男同学甚至嗤之以鼻,“会弹钢琴有什么了不起”。长大了才知道精通一门乐器真的很了不起,起码在谈恋爱这件事儿上就占尽了便宜。

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印象中就是为了别让音乐老师这个虚职闲着,如果遇上临近大考,任何一位主课老师都能要求和音乐老师调课或直接占用。音乐老师在台上弹着钢琴,同学们在台下配合着老师“咪~嘛~”,把一节课撑满40分钟,皆大欢喜。

在港台流行歌曲当道的那个年代,知道张学友、刘德华的人远比听过肖邦、贝多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人要多得多。

如果小的时候是因为不懂得选择(或者没得选择)而莫名其妙的随大流,从而错失了积累音乐知识的机会。那么成年后的我更不想把这份遗憾留给下一代。因为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更是获得个人影响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感谢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任何一位在某方面有杰出造诣的个体,都能将其掌握的知识变现,向普通大众展示其知识积累的成果。得到的《雪枫音乐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遵循“吸引力法则”将有共同需求的人聚集起来,在雪枫老师的引导下,迈进神圣旳音乐殿堂。

目前已累计领听了150多首古典音乐曲目。除了音乐本身美妙动人的旋律以外,每一首乐曲的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也让我了解到很多听音乐会需要注意的礼节。这无疑又帮我增加了一个维度上的能力,让我在音乐这门高雅的艺术面前获得了重生。

改变三:只字不差地阅读

说起来实在是羞愧,长这么大直到今年才算知道读书有“精读”和“泛读”之分,也是第一次被这句话点醒“如果随便翻翻就能看懂的书,读了有什么用?”看着家里书柜中玲琅满目的藏书,真的觉得自己其实是个残疾人,那些书真的是用来“看”的。

如果没有订阅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我想现在应该还颇有优越感地在朋友面前夸夸其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多么可怕的事实,有很多道理,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竟然不知道

既然选择了放弃100%的安全感,也就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残缺,改变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正是因为精读了以下这些书籍,令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往的人生,并且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Principles》

《Animal Farm》

《Beyond Feelings》

《How to Start a Startup》

《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Fooled by Randomness》

《把时间当作朋友》

《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成长-YC创业课学习笔记》

《我也有话要说:普通人的当众讲话技能》

《TED TALKS:演讲的力量》

《人人都能用英语》

读完每一本都会让你收获一些小确信。尤其是读英文原版书,如果你能硬着头皮借助字典只字不差地读完一整本《Succeed》,相信你的英文阅读能力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且上述书籍都是非虚构类的书籍,它能激活你的元认知能力,主动从过往的经历中寻找关联,让你深刻地反省那些长期困扰你的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我所追求的其实也就是每天一点点的进步而已,因为我已经把我的人生轨迹定位在了复利曲线上:(1+r)^n。 (r就是每天进步,n是时间),1.0001^365 远大于 0.9999^365

缺乏耐心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也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未能矫正的习惯。很多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为缺乏耐心而处处吃亏却又从不自知;处处吃亏的结果是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缺乏耐心——于是一生都只能在这个死循环中左冲右撞而后最终混个死因不详。

改变四:写作

在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每天都让我们写随笔,当时对语文老师此举的认知也就停留在提高写作水平上,为中考做准备呗。开始写的时候非常痛苦,一没有素材,二没有感悟。每天两点一线的乏味生活加上青春期少年尚未成型的人生观、价值观,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偏偏每周老师都会挑出一些写得好的同学的文章全班传阅,你也可以在下面写评语。这样一来你的个人荣誉感,进取心就全都被激活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青春期嘛,都好表现。谁的文章经常被传阅,就会有更多人对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有可能与更多人产生连接,哪怕这种连接仅仅是在学校停车场迎面而行四目相对时的一句“嗨!”

20年过去了,初中时的随笔变成了今天的“自媒体”。你只要在互联网上找到一处发声的地方,传播对他人有帮助的内容和价值观,就能收获影响力。所以写作能力成了与人有效沟通必须具备的能力。

加入新生大学以来,陆陆续续加入了很多的社群,每一个群里都有让你心生羡慕的天才,他们的标杆作用就是你发现自身不足最好的参照物。大家互相鼓励,结伴而行。目前,我的发文不多,这是在2017年我要提升的方面。

改变五:编程

读完《Succeed》之后,我发现自己是进取型人格(get better type)。因此,学习一项新技能对我而言不是为了满足眼前的苟且,而是享受成长的过程,最终变成更好的自己。既然我选择了活在未来,那现在学的知识,未来哪一天就真的用上了。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这句话已经在我的大脑皮质形成深深的沟回。基于这样的方法论,我选择了加入全栈营。通过花大钱的学习,我不仅想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或是开发出一两个网站。而是将它作为编程的元学习课,掌握最基本的方法论以及高频小套路之后,与现有的知识架构产生关联,进而用到其他技能的习得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归根到底,任何一项技能的习得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并且是刻意练习,这也符合“用进废退”的原理。现在有Xdite老师指路,又有500多位小伙伴共同成长,而且我也赋予了这项技能巨大的价值,并且我是进取型人,会越挫越勇。所以,这在旁人看来是“冒险”的事儿,到了我这里是在“避险”,避免未来某一天因为不具备某项技能而惨遭淘汰的风险。

结语

以上总结的五点,即是我整个2016年交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答卷。感恩在一生中能遇到意外的好运,虽然身还在起点,但心已在远方。

所谓“重生”,就是从一个世界一脚跨入另一个世界。


来自微信公众号:甲乙寅卯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在起点,心在远方——2016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