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立独行更酷的事

比特立独行更酷的事_第1张图片

从青春期时代走来的我们,每每想起那个年龄的我们记忆中最cool的元素是什么时,我们会很容易想到古惑仔、喇叭裤、染发、杀马特、Beat box、Hip hop等等很多元素。

当多年后的我们再次回忆起那段记忆时,多数人微微一笑,似乎都觉得那段时间实在是太傻了,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啊。

然而,虽然时代在变,每个时代流行的元素千差万别,但本质上,在那个刚刚开始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年龄,每个人追求特立独行的内心是不变的。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成年后的我们,打内心仍在不断追求自己多多少少有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吧。

但是当我们运用自己的元认知来反思一下这种特立独行的心理倾向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是为了不一样而表现得不一样的”,这种想法就像我们现在绝对不愿意和别人在马路上撞衫一样,哪怕自己穿衣品味很一般,也不愿意撞衫,就是这么根深蒂固的,就是这么不愿意。

在很多书中,这种现象叫作“表现型人格”,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只关心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某种反馈,这种反馈可以是赞许,也可以是批评,只要能达到我们的期望,目的就达到了。但我们这种情况下常常并不关心事实上这件事情是否正确,或者有意义,我们只在乎别人的反馈。

所以这种“表现型人格”往往会表现出一些行为,比如说因为自己不喜欢一个老师,所以就和这位老师对着干;比如说因为自己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而按父母的安排去挑学校、专业,甚至工作;比如说因为自己希望找一个蹭社会热点的工作,而去心急火燎地学每一个当下热门的技术和课程。

但是如果我们运用元认知来思考一下支持这些“表现型”行为背后的思维逻辑,我们会发现,这些行为背后其实只有一个:

我们活在别人给我们勾勒出的世界中。

这个结果其实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活在别人给我们画出来的世界中,对我们自己而言是否划算呢?

表面上来看,大框架都被别人画好了,自己照着去做就好了,我们自己省了好多事,这样当然划算了。但是,别人画好的世界,是否是正确的呢?

如果别人画好的世界是正确,我们按这个正确去做了,还能创造多少价值呢?就像现在如果自己准备做电子商务类创业,物流已经很齐备了,电子支付手段也很完备了,理因我们做电子商务更好做了,但是要知道创建这个舒服的电子商务世界的阿里、京东,早已铸就了不可超越的壁垒。在这个已经事实上正确的世界,我们继续按他们画好的世界去做事情,其实已经很难创造价值了。

那么相反,如果别人画好的世界是错误的呢?这时候,如果自己按照这种错误继续生活,会过得很舒服,但直到有一天,当这种错误真正变成正确时,自己其实也和这个世界一样,被别人遗弃了。就像在09年移动互联网刚兴起时的百度,当时百度和很多在PC互联网时代的巨头一样,认为pc流量才有价值,移动设备屏幕太小,并没有太大商业价值;直到12年,当移动互联网已经如火如荼地改变了互联网的样子时,百度才开始意识到,原来旧有的世界是错的,然而这时候再奋起直追已经晚了,它不断地从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厂,落后变成第二,第三,甚至一度差点变成第四。

但倘或一个人能在世界都错的时候,自己能独立判断得到正确的结论,再保持特立独行呢?

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创造出很大的价值,因为首先世界是错的,所以大家都没有开始做真正正确的事,这时候自己判断得到了正确的事,并去义无反顾、特立独行去做了。若干年后,正确的事一旦开始被大家看到看懂,就会暴发出巨大的力量,以更大的价值来报答你的正确。

其实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这种例子,比如04年的支付宝,比如早期的微信,比如11年的比特币,比如滴滴打车,所有这些企业都是在市场环境并不成熟,甚至还有很多人、很多部门反对的情况下入场开始做事的,之后的事情大家都了解了。

回顾下自己过去的几年,每一次自己的特立独行都会有很多人不支持,甚至阻挠:考研时很多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找工作时来一线城市的全员反对……每次都是在争得不可开交后,自己选择了自己反复考虑后认为正确的事情。多年以后的今天,在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之后,再回头看那些年的决定,当时的人已全然忘了“正确”和“现实”的那些激烈的冲突,自己也每次都感谢当年敢坚持正确的自己。

所以,特立独行并不酷,更酷的事是,自己能在独立想清楚正确的事情后,无论有多少阻力都愿意特立独行地把它做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特立独行更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