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上链子谬思

“区块链+金融”

“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目前看到在金融行业能真正落地一些应用的也仅有私有链和联盟链了,关键原因是什么?

你能想象各金融牌照的机构在公有链节点上进行业务交互吗,这个目标,背后触动的蛋糕实在太巨大。

设象一下,某个下午,区块链公司BD推开证券老总、银行行长办公室,坐在办公室沙发上,口沫横飞地描述区块链上的资本运作方式。

金融老油条嘬着烟暗暗思考:老子喝了多少场大酒拉过来的皮条,不说明面上的发行费、通道费、手续费、管理费在上链时被过一手,这暗里的多方利益勾兑、抽屉协议...

“区块链去中心化、可追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在BD憧憬着用区块链颠覆世界之时,大佬差点一口茶水喷脸上。

某几家机构能配合用私有链梳理下自己业务,或是叫上关系不错的核心企业和同业用联盟链开发个供应链金融系统,去一点点中心化,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由比特币引发的最符合区块链宏大构思和想象空间的还是公有链,全世界都可以参与,颠覆历史和现在,进入未来新世界。

币链圈呐喊的区块链颠覆传统金融,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口号阶段,缺乏正规金融机构从业经验,没研究过金融监管机构文件,没实操过业务流程,也没处理过风险,看过很多项目的白皮书,和项目负责人的访谈,可以感受到很多人是在隔空开辟一个新世界,在那个世界,幻想着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他们的金融法则,顺便再把old money都拉进来参与。

可是做金融的都是人精啊,让大佬们扔了自己中心化时手中的金矿,为了区块链改变世界的梦想,是个什么难度系数。

拿国内著名做资产上链的公有链项目比原链来说:

这个项目想折腾的事儿呢,简言之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资产,经过审核、登记,标准化“上链”,完成“代币化”,在链上实现点对点交互与流通。

为什么说是代币化,而不是燃料,根据比原团队官方进行摘录:

“比原链将用于资产证券化。借助区块链技术,资产证券化(ABS)可简化为三个步骤:一是确权对应;二是代币化,把资产分割成货币或token;三是智能合约的交易。通过比原链管理证券化资产,可极大的提高ABS资产运作的效率、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实现交易数据的安全存储,保证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并自动执行智能合约。”

“采用区块链,ABS可以简化为三个步骤:一是确权对应;二是代币化,把资产分割成货币或token;三是智能合约的交易。”

先不说落地可行性,确实是乍一听很兴奋的一个事儿,以后做个授信也好,打包个资产也好,通过比原链构建的金融世界,直接线上就流转了。

金融民工都知道,一个业务落地,要跑多少签字,做多少合同,跑银行、对接券商、基金、信托,又得银行间市场、证监会各种程序,最后被这个通道扒层皮,那个资金砍个受益,最后万一不良了,还得走资产管理公司或是法院拍卖,时间都耽误在流程上的各机构、部门扯皮上了。

但也就是基于这些,往积极的一面说,风险缓释措施加强了,合规了,往实在点说,养活了各机构各环节干金融的民工们。

虽然没做过详细尽调,从哲学角度上理解,科幻作家长铗大佬是个有情怀的人,是个想做点什么让这个世界不一样的人,况且人家已经财务自由了,做点理想主义事情也是ok的,比原链切入金融领域做基础公链,动大鳄们的蛋糕,情怀上先买2.2 BTM表示一下敬意。

BTM现在也就30多亿的盘子,可要知道随便拉出个机构,一个项目或是业务怎么也得几十亿,真要是机构和资产上链,一下子就能把BTM拉爆,但是这又是一个悖论或博弈,后文会阐述理由…

底层技术层面

其实不用说太多,持币待涨的韭菜们单纯明白比原链开发的是个公链,谁都能用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实现,说多了也没意义,因为没有系统学过计算机的是无法真正从底层逻辑上理解的。

白皮书中关于UTXO、BUTXO、ODIN、PPK等缩写术语,韭菜们更看不明白,其实说白了就是在通用公链基础协议上开发了一些能实现资产的功能模块,包括资产的定义、注册、发布、查询等功能,保证了唯一性、不可篡改、透明可信、去中心化的同时还嫁接在区块链的公链上,还能实现跨链,可以在应用层面感受到的,还有一些功能是基于那些通用的API接口,和区块链没关系,别的软件也都能搞。

还有那个共识机制采用对人工智能ASIC芯片友好型POW算法,在哈希过程中引入矩阵和卷积计算,其实人工智能包括的那些神经网络啊、SVM向量机啊其实也都是数据函数的运算拟合表达,往深处可以说的云山雾罩,但是从商业模式上降维理解,其实就是能多跑跑AI算法,闲下来时候能把算力用于跑AI,同时让这个世界多生产一些运算人工智能网络的芯片。

“道阻且长”

我们想一想,难点是什么,技术实现属于术上面的,道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什么是道,就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实际点就是商业、应用,客户、业务模式上的思考,比如你做个产品,你的目标群体都不和你玩,也没用啊。

痛点

链上资产的交互,使链下的现实世界同步具有确认机制(法律效益),只能使现实世界业务操作闭环上的各机构都接受区块链,并上链。

干金融的都知道,业务完整流程包括:贷前——贷中——贷后,资产的来源也都是要做尽调的,包括但不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评级公司的评级报告、律师事务所的法务合同等。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金融机构融资流程那么多,包括资产的发行、登记、流通,需要不同的部门,本身金融机构内部自己,就需要对立的部门,比如业务部门和风险部门,还有中立的法律合规部门等。

比原链如果想上链资产,问题是谁来做上链前一个环节的尽职调查,如何保证源头上的信息可信,如何提供透明的规则与审计?下面几种方案,逐一分析:

1.    比原链自己成立专业金融财务法律团队做

这又成了中心化的机构了,不行,不行吗?

2.    比原链只做通道,也就是只提供资产信息和资料,过一手手续费,找到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券商、银行、评级公司等,让他们用电子签章、电子证书、电子法务合同的方式,用他们自身的信用背书来保障链上资产的合规。(这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能确保金融业务的闭环上各环节机构都能参与,难度可想而知)

比原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链上的数字资产通过钱包完成交互进行的资产认购与转让是否在现实世界中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关于国内公有链代币项目的市值博弈”

我们都知道去年94之后,国家已全面叫停ICO,还没出海的各方币圈大佬已经忙得招安表忠心,如此各项目才能打个擦边球继续做事。

像比原、量子、公信宝这种,早一步发了币,国家出政策在后,如果后期币价再主动或被动拉升,各地政府和金融办面子上能挂住吗?

现在对这些项目的创始人最好的局面就是不惹事,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如果还主动或被动制造了财富效应,肯定对自己不划算,举例子就是:1个亿睡得踏实和5个亿提心吊胆的区别。

况且这些项目仅有一个核心团队,且都在境内,没有像比特币一样已经全球社区,与创始人自己也不会拿人身自由去换取风险利益,除非干一票就再也别回来了。

现在的盘面和币价,就是一种无为而治,不去管它,甚至如果市场起风了,各方团队还要为国砸盘把价格压下来,为了什么?为了见政府领导的时候不被点名,毕竟要融入主流社会,必须要跟我党走。

真正的区块链项目,必然是开发完成后,后期是全球去中心化的,像比特币、比特股,社区开发和矿机要全球去中心化,不由核心开发团队控制,这就避免了单一主权国家的风险。但是目前,只有比特股可以说接近了。

关于在比特股上发售股权的可操作性:

1.验证股权真实性

2.内盘资产发行方,签署托管协议,将股权托管,然后在内盘发行相同数量的股权代币给用户

3.在内盘将代币转让给受让方

4.受让方发出指令将托管的股权过户给客户

但是仔细想来想去,又回到了前文的所提到的,无法绕出链下的法律合规操作和实体股权过户的流程。

结论:

链下机构无上链动机,链上无实效。在中国资产上链,实操难度极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产上链子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