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报告|《beyond feelings》

阅读报告|《beyond feelings》

嗯。首先呢,先跟大家道歉。原本预计在上个星期解读的这本书籍《beyond feelings》因为我英语太渣一时半会没看完它的缘故,今天才能拿出来同大家聊聊它。

即使是一本迟到的书,我同样非常想推荐给大家因为《beyond feelings》这本书可以说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明白“独立思考”这件事情的这么一本书。

整本书就讲三件事情:

  1.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2.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真正的独立思考?
  3. 我们如何做到独立思考?

其实就是咱们高中政治的那一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本书的内在逻辑脉络实际上是非常清晰的。

接下来,咱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聊好了。

1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作者的答案是:如今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比如:

  1. 人往往有主观视角,错误的“真相”往往取决于我们错误解释自己看到的东西。
  2. 我们得到的信息也许会是不准确/不完整/过时的。
  3. 今天的正确也许明天就是错误的。
  4. 真相往往因为处于复杂的环境中而难以表达。

我们要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

承认真相是复杂的,独立思考也许不能最终获得真相,但是其使得我们更容易无限接近真相。

真正的独立思考的人往往喜欢问哲学性问题,坚持以理服人。善于提问的他们的脑子里没有一套所谓的“正确”的答案。

2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真正的独立思考呢?

作者归结起来本质有3个原因:

  1. 原生家庭
  2. 媒体
  3. 自我认知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安全感养成的温室。原生家庭受损的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在“独立思考”上的妨碍表现往往是:

  1. “我比你好”的逻辑谬误。有意无意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比他人都要好的。
  2. 内心拒绝变化。
  3. 惧怕无知。
  4. 完美主义

参考书籍:《家为什么会伤人》 原生家庭理论

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和控制人们的大脑。关于这点,更精彩的观点是在另一本书《娱乐至死》里面。尼尔波兹曼这个新闻媒介专家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

**一言以蔽之:媒介的改变同时改变了人的思想质量,它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的独立思考。

参考书籍:《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自我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的判断出现认知偏差。

比如:

  1. 鼻尖视角。我们往往看问题天然带有隐藏的假设。
  2. 诱惑转换。无法区分“专家”和“真相”的关系。
  3. 群体压迫。人往往有意或无意的服从集体的意志。

参考书籍:《超预测》

3

我们如何做到独立思考?

  1. 认识和了解常见的逻辑谬误。
  2. 针对不同的逻辑谬误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3. 调查后采取行动。

比如:

  • “我比你好”逻辑谬误的解决方案是:其一理解人都是有预设倾向的,同时警惕它出现的信号,比如情绪冲动或“专家都是对的”这种观念出现就是一种信号。
  • “墨守成规”逻辑谬误的解决方案是:对待新观点保持淡定,保持开放,仔细对比思考以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以此类推......更多常见谬误可以稍后查看我的读书笔记。

调查的步骤是:

  1. 调查前研究相关议题背景,查阅图书馆期刊资料,搜集人们议论此议题的信息,相关书籍等。
  2. 调查中考证证据的有效性。区分“人”与“观点”,“说什么”和“怎么说”,“怎么想”和“怎么做”。
  3. 调查后考证结论有效性。反复考证哪个观点最重要,最终选择出一个最重要的答案表达出来。同时注意不同的词语描述结论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效果。

最后,行动。

我的想法

《beyond feelings》这本书的定位应该是一本“独立思考”的工具书。这本书读一遍是没有用的,需要反复阅读并在现实中反复运用和体会。

直到独立思考的方法论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的种在自己的脑海中,成为自己的一个器官才算大功告成。

此外,我推荐的这几本书籍恰好可以说刚好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独立思考这个同一议题。

  1. 《家为什么会伤人》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独立思考。
  2. 《超预测》从脑科学角度切入独立思考。
  3. 《娱乐至死》从媒体角度切入独立思考。

这种多维度思考是我一直以来在修炼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在同一个问题上,我们往往会比别人多出好几个答案。同大家分享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书读的越来越多以后,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各个领域的书籍的底层逻辑也许是可以融会贯通的,甚至是一致的,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证明它。

嗯,这次的解读就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报告|《beyond feel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