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认为多读历史可以以史为鉴,懂得更多人生道理。当然,更重要原因还是懂一点历史方便在别人面前装逼。
上大学后慢慢接触了互联网,处于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我加入了很多讨论历史的社区。几乎每个社区里都有那么几个历史大神,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引经据典,条理明晰,分析客观,令人信服。在读过一些详细描述分析历史事件的文章后,我内心形成了一种注重历史细节的心理。当我再啃史书时,我会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书中描述的历史事件,联系事件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及当时实际情况。通过对诸多历史现象的客观解读使得我在面对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
然而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同一件事,当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境遇下分析时,往往会得出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结论。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读到战国史时,我惊讶于战争规模与之前时代的巨大差异。秦赵长平之战双方动用兵力超过百万,最终以秦军获胜,赵军四十余万被坑杀作为结局。我同大多数那个年纪的少年一样,敬佩白起的强大指挥能力,敬佩秦国上下一心共同对敌的团结,嘲笑赵国人的无能愚蠢。毕竟每个少年都曾有一个英雄梦。多年以后,我读到了一些关于这场战争的分析文章,许多文章都认为史书夸大了战争的规模,几十万人的队伍应该包括了随军的劳工及运输人员,甚至有些文章还根据其他史料进行了定量计算,推算出两军的作战人员各自只有几万人。一时间,我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因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秦赵两军绝对不可能供应上百万的军队持续作战。
事实上,一个人踏入社会的那一步,就是他的偶像形象倒台的开始。几万人的军队,在辽阔的太行山脉里能干什么?人还没山多!当我离开学校开始创业,我就逐渐发现学院派的研究分析和实际情况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几万人军队的是基于推算秦国的粮草供应能力计算出来的,大量的粮草在运输过程中消耗掉,隔着两千多年坐在办公室里这样计算当然没错。然而当我以创业者的思维去揣摩白起的心理时,我发现学院派的推算是以理性来计算非理性,并不靠谱。如果我是白起,我会怎么计算呢?
从秦国运输的粮草够吃几天?能不能达到实际需要的10%?
白起从一开始就做好了粮草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准备。他的职责是打赢眼前的战争,而为了打败对手,就需要比对手更强大的军队,敌军数量众多,那我军的数量就要走比对方更多,所以即使明知道粮草供应严重不足,还是要把大量的军队开到前线。
野王、上党的粮草够吃几天?两地的人够吃几天?强迫韩、魏供应粮草,需要多少兵马?
白起擅长深入敌后作战,自然不会不明白因粮于敌的道理,野王、上党是新占领的土地,且距离战场近,运输成本低,在消耗完粮草后,土地上的人口也可作为备用粮食,对于这场生死决战而言,两郡百万人口并不算太大的代价。
前期的俘虏够吃几天?随粮草一同前来的运粮人员够吃几天?军中的老弱病残够吃几天?
对于一支饥饿的军队而言,任何能提供能量的生物或者非生物都可以作为潜在的粮草供应。前来运粮的运粮人员也不例外,毕竟他们回去的路上还要消耗粮草。秦王和丞相即使不满也没有办法,大军在我手上,我想要什么,他就必须给什么,他不给,我自己去取。
每隔几天组织无胜算的攻击然后以战败为借口吃掉战斗失利的部队?对于投降的赵军留几个人诱骗更多的赵军投降?
没人愿意吃自己的同类,但是为了打完眼前的战争,杀鸡取卵是迫不得已。
保证精锐部队保持机动能力的最低粮食供应是多少?保持其他部队维持基本生理功能的最低粮食供应是多上?从吃下病死的尸体到病发死亡需要几天,能不能撑到赵军崩溃?
在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每一笔消费都必须精打细算,饿死只需十几天,而病死却要几十天,也许多出的几天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赵军被分割包围后,在没有任何供应的情况下,最多能坚持几天?以上天数相加,能不能超过这个数?
饥肠辘辘的军队,在其他战场上可能不堪一击,但是在长平战场上,只要能走的动,就一定能打败站都站不起来的部队。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赵军在秦军之前崩溃,四十多万赵军被杀,有些专家一直怀疑秦军如何短时间内杀掉那么多赵军,因此断定被杀的赵军远远不及四十余万。请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半个多月没吃过一点东西,此时突然在你面前放一桌肉,你会怎么做?
也许我的推论不一定正确,但是这确实是我有过一些人生经历后作出的推测,谁让自己当年读史太细呢,如今回味,一不小心“发现”了一些“真相”。也许再经历一些岁月,我对这段历史又会有新的感悟。果然历史对于我等普通人而言,还是不要细读得好,宁可无知,不去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