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

        4月15日下午,兰州大学在科学馆举行李灿院士聘任仪式曁与杨生福教授座谈会。

校长严纯华代表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签订“双聘院士”聘任协议,并对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杨生福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副校长徐生诚主持聘任仪式及座谈会。

严纯华表示,人才队伍是兰州大学进行“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兰州大学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的兰州大学将以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方式延揽高层次人才,竭尽全力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工作平台,支撑其事业发展,以优厚的待遇、完善的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他希望李灿院士、杨生福教授从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出发,参与到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来,助力兰大树立更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发展。聘任仪式前,严纯华与李灿院士、杨生福教授就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人才办主任吴王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人才引进政策,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梁永民介绍了李灿院士、杨生福教授的情况。

学校办公室、人才办、人事处、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及座谈会。

李灿院士:陇原大地飞出的雄鹰

勤奋刻苦 跻身科研

在中国的科学家中,提起李灿可谓大名鼎鼎,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紫外拉曼光谱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工作中他认真严谨,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工作作风、朴实无华的生活习惯。

而这些品质缘于少时苦难的砥砺。李灿的家乡是甘肃永昌县朱王堡镇陈仓村,父母都是识字不多的农民,1976年中学毕业后,由于当时的特定条件,他只能当了生产队的放羊娃。志存高远的他,一手拿着羊鞭,一手捧着书本,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艰苦的境遇,练就了他奋力拼搏、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练就了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韧劲,也筑造了他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他考入张掖师专(现河西学院)。大学期间,他勤思好问,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他还主动选修自己感兴趣的高等数学、理论物理和英语,华罗庚的《数论导引》、以及《原子物理》、《英语》,他一有空就去钻研。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进修,1983年9月考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在大连物化所攻读博士学位;又是两年后,李灿被选拔东渡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留学。在留学日本期间,他首次用振动光谱技术鉴别和表征了催化界长期以来认为不存在的表面过氧、超氧离子物种,初步显示出李灿过人的化学天赋。之后他在比利时新鲁汉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进行博士后及访问教授的工作,还先后赴比利时新鲁坟大学作访问学者、在美国西北大学作博士后和进行访问教授的工作。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硕果累累 声名远播

李灿跻身科研界十多年时间,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在催化领域中卓有影响,特别在催化的光谱研究方面形成学术特色,得到国内外催化界认可,并在我国较早地开展了不对称多相催化研究,国外同行称赞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研究”。

他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应用于催化研究,筹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

目前他承担着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和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正在进行甲烷的活化和转化研究,烯烃环氧化的绿色催化研究,环境催化研究,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固体表面和纳米孔中不对称催化加氢和环氧化研究,以及催化新材料合成和表征研究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

多年来,李灿在科研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登上一个个科学高峰,取得了一个个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仅走上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领导岗位,还获得了一系列殊荣,他先后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400余篇,其中30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在国际Elsevier Science B.V. 系列中主编论文集一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近50件(20余件已授权)。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大会特邀报告60余次,此外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讲学和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余次。200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2100人)做60分钟大会特邀报告,主持多次国际会议。

他主持研制成功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在催化剂制备、分子筛合成、有机物原位分散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的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中科院发明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60余名。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任10余种国际刊物的编委;任国内“催化学报”和“燃料化学学报”、“高等化学学报”等多种刊物的编委和副主编,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2002/2003年度外聘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

饮水思源 不忘初心

谈及事业和成功,李灿表示,他也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他认为不管什么人、什么事情,只要勤奋地、持之以恒地去干,总是能干出点名堂来的。工作中,他也是个极具挑战精神的人,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而李灿在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后,对科研工作有了比较理性的看法。

他认为科研工作本来就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确实可能不如预期的进展那么快,这个时候需要自己向远处看,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坚定的态度。才能使一个重大的研究工作会有阶段性贡献,后继的人会在此基础上续做下去,最终这个方向会不断产生造福人类社会的成果。做科研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以激励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和突破。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远大理想与袍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李灿院士是甘肃人民的骄傲,更是科学界的骄傲,作为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科学家,他不计名利、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饮其源者怀其流,学有成时念吾师”,他始终不忘初心,2008年母校校庆之际,他为河西学院浩廉奖学金注资50000元。用于奖励河西学院优秀贫困大学生。

作为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他率领团队攻克了多项世界催化领域前沿课题,并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成为第一个在该国际组织中担任如此高职务的中国科学家。他敢于直言,在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提案。他一直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不仅仅是国家给的一个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要具备很高的境界,如果没有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或者使命感,就起不了院士的作用,就会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李灿院士简介

李灿,男,汉族,1960年1月生于甘肃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英国石油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创新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最近发展短波长手性拉曼光谱和光电超快及成像光谱技术,发展了纳米笼中的手性催化合成、汽油和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并已工业化;从2001年起,致力于太阳能转化和利用科学研究,包括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二氧化碳还原等人工光合成研究和新型太阳电池探索研究等。先后在国际上提出了异相结、双功能助催化剂和晶面间促进光生电荷分离的新概念,在光电催化领域,提出了助催化剂、空穴储存层、界面态能级调控等重要策略,为高效太阳能转化体系构筑提供了科学基础。已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160余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700余篇(总他引次数超过15000次)。在国际Elsevier Science B.V.和 Wiley出版系列中主编专著多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0余件。重要国际会议大会邀请报告和主旨报告近百次。

曾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2014)、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委员会主任(2005-2009)、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2005-2012)、中国分子光谱学会主任(2008-2012)、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2008-2012),亚太催化学会主席(2014-2017),及第16届国际催化大会(ICC16)主席。担任Chemical Communications副主编及包括Journal of Catalysis在内的12种国际刊物的编委和国际顾问,“催化学报”共同主编及国内10余种刊物编委。被聘为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或荣誉教授,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2002/2003年度外聘教授,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杰出客座教授等。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99年),国际催化奖(2004年,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一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中国催化成就奖(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等。

                ---转自《兰大e校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