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还是存在

占有还是存在_第1张图片

艾瑞克·弗洛姆的书很多,但我只能微信读书上找到《占有还存在》一书。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作品中常常提及弗洛姆,因为我对弗洛姆充满了好奇心;也因为最近读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的其中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里,翻译在每一个章节里都引用弗洛姆的一些名言作为注解,于是我就了弗洛姆的作品来看。

多少看了一些书有了积累后,我发现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多学习一点心理学,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巨人的璀璨思想,也要以借鉴巨人们的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你的存在越微不足道,你表现你的生命越少,那么你占有的也就越多,你的生命异化程度也就越大。——卡尔·马克思。

在《占有还是存在》的序中看到这句话时,我一头雾水,很是不明白马克思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占有?什么是存在?如果不搞懂这两个问题,那么,这本书里的东西是几乎读不懂的。

弗洛姆把生存方式区分为两种:占有和存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础是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则会创造性地运用人的力量。

“占有取向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人的特征。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中心就是对金钱、荣誉和权力的追求。”“占有”这个词的发展与私人财产有关,“在这种关系中,我要使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成为我的财产。”这样的简单说明,就把“占有”的意思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人不懂了。

每个人身上都有占有欲,因为每一个人必须要依赖物质而生存。有些人物质的占有欲并不强,但是精神占有却是非常可怕。这一点,尤其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很少有人能够尊重孩子的自身发展,大多数家长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美其名曰地说:“这是为你好。”这样的精神占有,让孩子逐渐失去了创造力和想像力,把原本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变成一个只会跟随大流的寻常普通人。

在学习方面:在“占有”这种生存方式中,学生们只会用心地听课、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从而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和意义,并尽量一字不漏地把它们记在活页笔记本上,以便日后记住这些笔记,顺利地通过考试。但是,所学的内容不可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不可能丰富和扩大他们的思想体系。相反,他们只会把听到的语词变为一连串固定的思想或完整的理论储存起来。学生们除了将老师陈述的东西(老师自己所创造的或从别处转引来的)占为己有,对讲课的内容可以说一无所知。——弗洛姆

然而,对于那些以“存在”的方式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学生们来说,学习的过程则全然不同。——弗洛姆

他们总是在考虑某个题目,为之心驰神往。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讲课的内容和思想,而是带着耳朵听,全神贯注地听。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领悟这一思想并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出反应。他们学到的知识促进了自己的思考,于是他们的脑子里出现了新问题、新思想和新观点。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听课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领悟老师所讲的内容,并对此做出有意识的反应——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占有知识,即把知识带回家、装进自己的记忆中去,而往往受这些知识的影响,自己发生了变化。每个学生在听课以后已经完全不同于听课前的他了。不过,只有在讲课内容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情况下,这种学习方式才可行。在“存在”这一方式中,学生们不可能对空洞的说教做出反应,他们发现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听课,而是将精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弗洛姆

“存在”,就是创造性是应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能力和思想。

在《占有还是存在》一书中,非常多的精华在安静地等待着走进它的人们。我相信,只要读过它的人,就一定会对自己的思想及生活做出重大的改变,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纷繁的世界里凭自己的力量活得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占有还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