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躍進 軟硬虛實整合

在工業4.0與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的帶動下,硬體革新、 軟體升級、軟硬整合不斷演進,智慧製造已成為不可擋的主流。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8年全球智慧製造及智慧工廠相關 市場規模,將高達2500億美元。

圍繞智慧製造的主軸,未來產業將告別大量生產的規模經濟,趨向小批量、客製化、彈性化服務,並衍生各種數據分析、經營管理等加值服務。物聯網、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大數據、虛實整合等新興科技,都將引導智慧製造進行產業革新。

此外,智慧製造的標準技術訂定,也將成為各產業與各國家爭奪話語權的利器, 因此國際間已有開放互連聯盟(OIC)、工業物聯網聯盟(IIC)、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我國的KPMG安侯建業也在去年 10月集結國內七家業者,籌組「智慧製造與創新服務跨領域聯盟」,積極搶佔商機。

案例一 紡織智造 產線優化 增加良率

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力鵬織布廠,在自動化的整經機上,加上單紗張力感測器,可即時連續感測出1,000~1,400根紗中每一根紗的張力,並且為漿紗機加上濃度、溫度感測器,確保漿紗濃度、溫度都在最佳狀態。

透過異質網路連線,以共通通訊介面串連廠內機台,所有生產訊息都能在網路上一覽無遺,並結合最終織造的胚布品質資訊,透過建立張力特徵與織物品質關聯模型,提供優化的製程參數,在製造時發現潛在異常就能預先提出警訊,有利於提早排除問題,降低瑕疵率。

案例二 半導體智造 展現世界第一競爭力

台積電經營的三大信念之一,就包含了製造卓越(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而其領先全球的先進製造祕密,就在於結合大數據、類神經網路自我學習等智慧精準製造科技,應用在製程管理,降低生產週期、準時交貨,擴大產業領先優勢。目前台積電10奈米晶片的生產週期為1.1~1.2天,將致力於提升至一層一天。


在工廠管理部分,晶圓廠內設有數千台機器每台生產機台安裝上千個感測器, 即時提供溫度、氣體流量、電流等最佳的調機參數組合。每天經由產線收集到的大量資訊,透過大數據與機械學習加以善用,工廠管理系統可以在一分鐘之內,計算出最佳生產排列組合,達成超高準時交貨率、較對手更快的產品生產週期。

案例三 電機智造 生產線升級為智慧工廠

東元電機在今年6月正式啟用「馬達固定子自動化生產中心」,工廠內共設置50個無軌式無人搬運車站點、1,225個運送路徑,系統精準推算距離最短、最為高效的路徑,並要達成互不碰撞等安全考量,所有無人搬運車的承載重量高達一噸重,並能進行物件取放、搬運,在廠內靈活安全地移動。

在這個生產中心內,運用3D視覺機械手臂、無人搬運車及自動捲入線機等先進設備,將生產線升級為智慧工廠,更是亞洲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技術規格最高的工業用馬達智慧產線,未來將以大量客製化、彈性化生產取得最大競爭優勢。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製造躍進 軟硬虛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