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华西上学记】面向更高 豁然开朗 —记我华西圣约人文学院的生活

原创 2018-05-07 邢华勤 华西圣约

面向更高 豁然开朗

——记我华西圣约人文学院的生活

2018-05-07_第1张图片

邢华勤,1971年生,现为华西圣约人文学院2016级基督教教育硕士,孩子就读于教会学校。

我的看见

一个辉煌的殿堂,无数书柜林立,无数哲人先贤,无数美画,胜过卢浮宫、凡尔赛宫,柏拉图指天、亚里士多德的学园画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幅,奥古斯丁、加尔文一个个教父列队侍立,绿玛瑙、水苍玉装饰的殿柱,没有暗室幽禁、没有墙篱封锁……

一个广阔的原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牡丹、玫瑰、白玉兰、菊花、车前草、蒲公英、石榴洋槐、箭杨垂柳、桃李杏枣、白兔、山羊、鸱鸮、腔棘鱼、鲨鱼、蜥蜴……朝霞似锦、碧海冰轮、斗转星移、森林峡谷、清瀑飞泉,一望无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今面向更高之处,天天努力,天天上升;在我途中,我惟祷祝,使我立足更高之处。”

怎么表述我的这些时间?

当我回顾在华西圣约人文学院的生活,我脑子里浮掠过以上的意象。

我在这里有什么变化吗?

先说知识的加增吧

法律二学位毕业后到上海工作的最初几年里,我除了工作需要、生活需要、育儿需要看书,比如看一些法律、英语、成功学、励志故事、婴幼儿青少年故事等,但我不碰所谓的纯文学书——诗歌、散文、小说一类,不看,因为我觉得在中文系里已经看够了,看吐了,而且它们害了我——残酷的现实和虚幻的文学是两码事儿。直到来人文学院以后,我又重新定义文学作品,那的确就是生活,就是社会,就是人的一生的经历。而我现在再看以前看过的文学经典,比如《诗经》、《左传》唐诗宋词,再看《飘》、《简爱》、《浮士德》等作品,会有一个崭新的维度,会有一个世界历史的视野,从圣经的视角。我以前是仰视这些作品,现在可以品鉴、批评、俯视(别误会:我只是看,不会写,我的写作水平远远不及那些可敬可爱的作者,我从他们那里学习很多东西)。


以前我虽然对哲学充满好奇,但接触不多,一是没有太多时间,忙于生活琐事,二是有心理障碍,因为听说搞哲学的都是不太正常的“疯子”。现在,我们学习了哲学逻辑、西方哲学史等,我明白了这些人都是思想深刻的人,他们想弄明白世界是怎么回事,人是怎么回事,人生怎么过才有意义。我们基督徒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荣耀上帝,不认识神就不明白我们自己。但是你真正读了哲学思想史,看到了人内心的挣扎和骄傲,真的为这些哲学家惋惜。我就更感恩,更坚信上帝的存在和祂公义慈爱的属性。对于社会上所存正常的主内流派,我们可以存包容和平的心;对于杂乱的异端邪说,我们也可以辨析——这是通过一系列的神学课程和教会历史来明白的。不少理工科博士或者博士后又读了神学的老师们,不少饱读东西方思想哲学文史又读了神学的老师们,他们的课程给我们很多神学系统、逻辑知识的教导;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同工、弟兄姊妹,他们的生命见证一同夯实我们的信仰根基。

教会的长老会建制,归正的主日崇拜程序和主日学,周间查经小组,夫妻团契、亲子团契、弟兄会、布道茶点、退修会等,让我们感受到教会的牧养、弟兄姊妹在主里的互相关爱和扶持。学院作为基督社区共同体的一部分,教会的依托是有力的支撑。


再说我生命的成长。真的,感觉自己很多时候白过了,以前,懵懵懂懂。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话语里,我害怕别人对我有负面评价,遇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忧郁惧怕,甚至失眠,现在,因为有了神学根基,有清楚的信仰,就会坚定对主的信靠,凡事依靠主。自己的小事纠结一阵回到平安;社会上很多事件也有自己的判断辨别。常常在祷告中安稳地睡到天亮。

关系更新

(一)

来华西,最大的收获是对关系的重视:与上帝的关系,然后是和人的关系。

首先,在家庭里更新和丈夫的关系。结婚好些年,我们争吵的不只是在几个点上,是一带一面,全方位的不适应。我想要挣脱他,觉得他是我脖子上的绳索,他也觉得我有很多缺点。本来上海教会要推荐我们俩一起来读书,我觉得不合适,一是考虑经济上的压力,二是要逃离他的束缚和思想控制,就自己到华西来读书。现在,我觉得,我当初的考虑非常自私狭隘;我尽力说服先生空闲时候多多读古典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果,当初他和我一样也读了基督教古典教育,上帝就可能赐他更多智慧,他就会有人文素养,增添情感审美(他从初二就读理科,以后本科、硕士也是理工科),能够沉静安心,多些气定神闲,少些执拗辩争,就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我呢,体验到了顺服丈夫的甜美。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多一些温和少一些急躁。有一次,我给女儿讲,我觉得你爸爸对我的帮助很大:第一,是他的执拗治好了我的急躁脾气,让我多了忍耐柔和。以前可以天天生气,后来几天一气,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第二,你爸爸是我的搬“书”工,他买书,买了不少版本的圣经;借书,从上海图书馆到浦东图书馆到现在,都把很多好书搬到家里来,使我汲取很多营养,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和心胸。第三,你爸爸锻炼我的思辨能力。每隔一个阶段就会提出一个他找不到答案想不通就不罢休的问题,我以前一听就烦,现在,我可以根据我所学的逻辑、神学、人文等知识,找出他的漏洞和错误,破中有立。女儿听了哈哈直乐。我还少说了一些,比如对家庭整洁的重视等。

回到圣经,上帝把配偶放在我们身边不是毫无理由的,是成全我们。

婚姻不是找饭票,不是找避风港湾找养老大树,婚姻乃是对自己生命的塑造。

人在婚姻里成长最快,婚姻最能使人成熟,自己成熟了,自己就会长成挡风遮雨的大树,结出饭食的果子。

在人文学院上学的过程里,我虽然对丈夫也有苦毒,老我作怪,奇妙的是,我们的夫妻关系在逐步更新,我常常会有一种在谈恋爱的感觉。在以前的教会里,感谢我们的牧者,开设了夫妻团契,可惜的是,我参与的时间不长。

在这里读书,生活比较有规律,从周边基督徒夫妻身上,我们学习他们的夫妻相处之道。尤其是曾经和我们合住的两对小夫妻,一对是厦门读神学的,一对是人文学院比我低一届的,他们是第二代或者第几代的基督徒夫妻,我们在合住的日子里,近距离地看到他们的恩爱、处理矛盾的方式,他们有规律地敬拜沟通。我们的老师和师母,教会的牧者和师母;我们班上的小夫妻,教会家庭团契的夫妻们,教会的夫妻更新礼,这些都使我们学习很多。学院也给我们找了一些基督徒和主内机构专门辅导学生,帮助学生灵命的成长。我们原生家庭里没有的,在学校单位里不能学到的,我们在人文学院里补习了,逐步认识到上帝设立婚姻的意义,以及夫妻关系的更新乃是与上帝关系的密切。

(二)

与公婆等人的关系。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配偶的父母和自己的生活不可割裂。他们使你重新审视自己。上次回丈夫老家探望生病的公公,我居然可以谦和勤勉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亲手洗公公的床单、被罩,帮他晾晒被褥,陪他到卫生室看病,帮婆婆清洗饮水机、案板等。还看望了瘫痪多年的大姑妈,和教会的人一起和她聊天,引导她做决志祷告。面对某一家庭成员的刁难,温和忍耐,反过来劝慰她。这是我以前从来不可能做到的。唯有在基督里,归正的神学学习更新了刚硬的我。

 孩子得益处

我的孩子不在我们身边,但我保持和她通畅地谈心、读经。正是孩子不在身边,我更加会每天为她祷告。

孩子和朋友的相处,平时遇到和同学价值观方面的异同,特别是在圣经课中不信主孩子们的问题,女儿常常和我沟通应该如何分享我们作为基督徒的观点。女儿的学业我也可以和她聊得欢:在演讲方面的练习、感受,对原作品里角色的把握;在写论文方面涉及到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文明古国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在论辩中比较培根和开普勒思想的优劣……我学习的基督教古典教育的文法、逻辑、修辞正好可以和女儿互动共享。我聆听女儿对她所读作品的复述和心得;我也听女儿谈她对小动物、周边植物的观察;和她一起经历学校同学、老师的事情和某些变化,听她对未来专业的迷惘和选择……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也记录在我的日记里。

在来华西之前,我也总和女儿谈心谈琐事,我也对公立教育某些方面颇不满意,但没有更好的出口。现在,我感觉,这个基督教古典教育为我和女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我和女儿在一起成长。我不再担心她考不上公立大学怎么办,考不上211、985理想的学府不会忧心忡忡。离弃了那千万人拥堵独木桥的围城和盲目,我们知道,人生有很多路并非不开阔、并非不壮丽,荷花清秀,茉莉芬芳,不一而足。而且,在学习了中小学校课程大纲和博物学之后,我更觉得,上帝创造的宇宙万物是完整的,赐予我们的星球是美丽的,动物、植物、矿物、星辰风云等都是有机链条。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是整合的,不是机械的、割裂的、无数碎片知识的杂乱集合;而最最重要的是,学习首先应该学习如何做人,恩约中上帝的子民应该如何使人生成为上帝的一个比喻。唯有认识上帝,才能认识世界,才能认识自己,这是最好的学习。人被上帝创造来管理看顾地球,服侍他人,荣耀上帝之名,不管学习什么,我们都有无尽的动力和好奇心;将来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将感恩而不倦怠。

孩子离开我二年多,我们也发生过冲突。有一次,我和女儿聊天,本来气氛还不错,可她忽然抱怨爸妈的言行给了她某些方面的压力,她言语比较激动,情绪不稳,我虽有疑惑不解,但我立马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不知道无意中给你增加了压力,爸爸妈妈不对。”女儿抱怨完了要结束聊天,我说:“那我们照例读经祷告一下吧。”于是,我们一起看《诗篇》62篇,我怕女儿心不在焉,就一句一句读给她听,“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我的救恩是从祂而来……”女儿竟然在我读完后说:“是啊,我本来很烦躁的,被妈妈拉着读了诗篇,很感恩,我现在好多了。”“那你来做个祷告吧。”“主啊,我们很感恩,你让我明白我什么都不知道,还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可是我们因着你明白了这一点,而很多人仍然不明白,真感谢你赐我们平安,让我能够学习……”女儿祷告很用心。我们约好了明天再聊。我们曾经一起读按顺序读诗篇,有时也按照女儿的要求读《何西阿书》、《传道书》等,我也把我在神学课程、听道时学到的读经方法和得着分享给女儿。女儿也交流她对经文的理解,她在她们教会、圣经课上的心得。

的确无比感恩,女儿知道她自己是一个不追求时尚的人,对其他人喜欢的所谓小刺青、涂脂抹粉以及游戏、KTV等不感兴趣,她更喜欢读经典看自然。感谢主,这正是我们基督教古典教育提倡的。不随从这个世界的潮流,就是独具一格的风尚。这是主所喜悦的。

在我写完草稿,就本文涉及女儿的一部分征求她建议时,女儿说:“可以把我也特别喜欢人文学院老师的课程加上,体现课程十分吸引人,虽然我参加学习的只有几次。”

张力与蒙福

学习过程是享受的,当然,也是要付出的。我有时候坐得时间长了,腰腿不舒服,就趴在床上看书,或者站着看书。有一次做学科班长(课代表),较长时间面对电脑整理资料,脖子竟然无法转动了;很感恩,同学们帮我整理。很快,我的脖颈也好了。读书累时,就做家务,劳逸结合。保持锻炼,是不可少的。

我还有一个遗憾:我的拉丁语只学了一个学期,坚持不下来了,实在是很艰辛——我的记忆力之于拉丁单词,就像一个没牙的嘴巴要啃一个大苹果。我的确感到了年龄对记忆力衰退的影响,但我依然感受到了拉丁语的逻辑严密、美丽深韵。如果年轻一点,我也会学习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也因此,对目前多数学校学习外语的方法深不以为然,为多数学校的孩子们白耗大好时光叹惋。

我不能评判其他人当如何,但以我的经历来看,连续系统地在人文学院学习,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就算是我的安息年、我家庭的安息年吧,上帝在我安息的日子里加倍地恩赐了我。

侍奉愿景

至于我以后的事工,我不知未来,但是我知道我将不会白占地土。我将服侍主内的小弟兄姊妹,或者服侍那愿意聆听上帝话语的灵魂。也许会有困境,也许我有软弱,但我相信那一首歌所唱的:

“我今面向更高之处,天天努力,天天上升;在我途中,我惟祷祝,使我立足更高之处。

主,扶持我,使我上升,凭信站立天的高峰;更高生活我已可睹,使我立足更高之处。

我心不欲继续住于疑惑、恐惧充斥之域;虽也有人居此地步,我却心在更高之处。

我要居住超俗之境,不怕撒旦火箭欺凌;凭信我已能以接触圣约传自更高之处。

我愿靠恩登峰造极,在彼瞥见荣耀无比;但我仍祷告不住,求领我到更高之处。”

上帝把我这个农村孩子带出来,见过埃及的世界,看到通向迦南的旷野,险峰奇境,我似乎要登上去基利心山的路,隐约眺望约旦河荡漾的碧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