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

于娟32岁时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在32时读完了她最后留下的文字。

有些感慨在心头,却不知如何表达。

正如《此生未完成》这本书的小标题一样“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也许于娟已经能够肯定的回答它,是死神帮了她一把,让她了悟了人生的意义。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仍旧卷溺在人生洪流中的人来说,这个答案却难以确定。

对于一个解脱之人,“名利情”似乎可以放下了,但是对我们这些“死期”遥遥之人,哪个不是奔着名利情去活的呢?每一天,我们抑或卯足了劲对抗生活的艰难,或是让自己甘于平凡,对自己几乎无限宽忍又或是在纠结和拉扯中慢慢蹉跎。于是,我们的注意总是向外的,一个目标,一个寄托或是一种安慰,始终沉浸在自我的构想中。于是我们的情绪总是拉扯的,我们幻想追求,却又害怕恐惧;我们甘于平凡,却又不甘平凡。我们在理性中感性,又在感性中理性。这使得我们难以体会和珍惜身边细微或真实的快乐,幸福。到头来,发现追求得只不过是一场空,却又留下那么多的叹惜和悔恨,在无奈而凄凉中落幕。

有时,感到自己的矛盾和可悲,同时也就感到了整个人类的可悲。我们人类号称是地球上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然而我们同样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我们的生命的给予不能掌控,我们生命的失去也不能掌控。我们的快乐不能自己掌控,我们的价值观甚至也不能自己掌控,于是我们的生活本质上也是不能掌控的。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能够快乐和满足,但是我们人类却肯定是地球上最不快乐的生物,因为比我们“低级”的动物,不会活在自己构建的痛苦中,它们不会像我们这样拥有这么强烈的自我意识,它们满足了就会开心,但不会那么担忧未来和过去,如同我们采集的先祖们,那样的快乐。我们的文化和科技的目标都是号称追求真,善,美;而现实却并没有带来更多,因为我们始终不快乐,甚至我们都不如先辈们,因为他们至少不会受到像今天这么多的欲望的膨胀和诱惑。当人类开始发现,对自由,科学,道德等这些崇高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属于人类的荣光开始褪下它华美的外衣,显示出它负面,甚至可怖的一面时,有些人也许会再一次追问:到底什么才是活着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生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