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24)
特别说明,文中方剂须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后世某些医家的穿凿附会,阻碍了我们对四逆散的理解
四逆汤和四逆散,从文字上看,貌似同胞兄弟,但是两者的境遇则大相径庭。
四逆汤作为回阳救逆的要药,在抗休克,治疗腹泻,抗心衰的舞台上大展身手,救人无数。四逆散则门前冷落车马稀,被不少医家束之高阁。
这和《伤寒论》对四逆散的功效记载过于简略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伤寒论》对“四逆散”组成和功效的记载:
少阴病,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用法:上面四味药,各等分,捣碎,每次服用一勺,每日服用三次。也可以改为煎剂,每味药15克左右,煎熬之。
这是康平本伤寒论对“四逆散”的记载。汉代伤寒论传入日本后,被日本的虔诚医家传抄了许多年,康平三年(1060年)传到了日本侍医丹波雅忠手中,他为此书写了一篇跋,所以这个版本被称为康平本伤寒论。
该版本保留了上古版式,文字朴素,嵌注、旁书极其分明,是目前伤寒论最古,最善,被篡改最少的版本。
除了康平本独树一帜,宋本,成无己本,玉函本均在“少阴病”后加了“四逆”二字。
正是这“四逆”二字,误导了许多医家。
伤寒杂病论,这本书行文简略,干净,描述的重心是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对应的方药,而不是繁复的理论解释。所以这一本书,更像是冷静,客观的临床观察笔记。上面的方药,也极契合实际。
但是,后世中医,开始在伤寒论原文的基础上穿凿附会,胡乱演绎,或引入道家学说,或引入易经学说,甚至还有一些人用子虚乌有的“圆运动”学说来注解,把好好一本临床观察笔记搞得乌烟瘴气,搞成了玄学!
比如为了解释“宋本伤寒论”中对于四逆散,多出的“四逆”二字,一些医家开始在其上大作文章:
例如:
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至太阴则手足温,至少阴则热邪渐深,四肢逆而不温,之厥阴则手足逆冷。用辛苦酸寒之药以和解之,则阳气敷布于四末矣。
——汪昂《医方集解》
这一类的话,我们在许多医家的注解中都能看到,不看这些注解还好,看了就会更加糊涂了:这四逆汤究竟是做什么的啊?大道至简,大象无形,演绎越繁杂,离现象本身就越远。看上面这类书越多,临床就越不会使用经方。
药证对应”及“方证对应”,是理解“经方”的坦途
怎么理解经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药证”与“方证”。什么是“药证”?其实就是药物的“临床运用指针”和“临床运用证据”。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无是药。药证是构成方证的基础,方证是放大了的药证。
方证和药证的来源不是理论推测,不是术数推演,而是对中,日,韩数千年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总结。
现在我们回到“四逆散”这个方子中去。
四逆散由四味中药组成: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先说说芍药和甘草。芍药,甘草这个组合,在《伤寒论》中主要用来治疗“脚挛急”,认为这个药可以有效解除下肢的急性肌肉痉挛。后来发现,这个组合对于缓解胃痉挛,肠痉挛,脏器平滑肌痉挛也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效果可以称之为“缓急止痛”。
而枳实是破气消积的良药,适用于治疗“结实之毒”,也就是说对气聚,气结,导致的胸部,腹部胀满效果特别好。
柴胡主治胸胁苦满,胸胁胀痛,胁下痞硬,还有疏散退热的作用。
以药推方,四逆散能缓急身体各处的肌肉痉挛,胀痛,尤其对于“胸胁部位”的苦闷,胀痛效果特别好,而且因为方中有柴胡,所以这个方子还有一定的解热散结的作用。
所以当代医家,比如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李传方用它来缓解“胆道蛔虫症”引起的疼痛,广西北海市的梁仁端医师用它来治疗乳痈(急性乳腺炎)引起的红肿热痛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两位老先生的医案分别被记录在1977年的第十期《新医药学杂志》和1978年第四期的《广西中医药》上。80年代前的当代中医医案,可信度是很高的。
在临床中,我们也发现,当急性乳腺炎,脂肪肝,急慢性胆囊炎等各类疾病表现为“胸胁苦闷,胁下痞硬,寒热往来”,投之以四逆散,经常能“病痛顿减”。
这就是方证对应。
所以说,用四逆散来治疗急性乳腺炎,并非大材小用,而是恰到好处,因为急性乳腺炎往往伴有胸胁胀痛,体温升高等症候。
最后,我想再说说四逆散中的“四逆”二字,什么是“四逆”?指四肢冷及手足逆冷。
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当然会引起四肢厥冷,但是,腓肠肌痉挛,胃痉挛,肠痉挛,胸胁胀痛,也会痛得患者手足冰凉啊!
这时就是四逆散派上用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