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

有一类书,躺着读会睡着,坐着读会走神,只能一边记笔记保持注意力,一边全神贯注地理解消化,才能勉强读完。虽说读的过程有些辛苦,但读完之后的成就感,和偶尔把几本书的观点串在一起的惊喜,却是看小说体会不到的。今天要推荐的就是这一类书——社科历史。

No.1《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 [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译者: 曹冬雪  豆瓣评分: 9.2

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_第1张图片

本书上卷写于1835年,下卷完成于1840年,但放在今天看也并不过时。作者从根源上分析了美国民主政权的成因、发展历史和利与弊。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自由和平等,对欧洲移民来说,美国是一块新大陆,没有皇帝也没有苦工,万千事业等着他们去创造,自由和平等是从天而降的。平等是民主政权的基础,有了平等,才有联邦制,才有选举,才让美国“似小国自由而幸福,似大国繁荣而强大”。但平等创造出来的政权也有许多缺点,其中之一是因少数服从多数而使“多数”的声音无比强大,使政权走向专制,剥夺人们的言论自由。美国拿来对抗这种强大的民主力量的是法官。民主和司法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使美国不至于因民主而发生革命。

用唯灵论制衡对物质的狂热追求,用社团、选举制衡盛行的个人主义。总而言之,美国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天平,一边是平等,一边是专制,被历史加上了无数砝码,才有了今天的和谐稳定。这种成功,只此一家,不可复制。

No.2《近距离看美国》

作者: 林达  豆瓣评分: 9.0

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_第2张图片

本套书分为四本,以书信体的形式,从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讲述美国的文化和制度的发展。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这套书要友好多了,辛普森案、三K党、水门事件、黑人游行足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再一步步抽丝剥茧地分析事件背后的政治背景和种族文化,让我们了解,一个看似荒谬的决定背后,可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没有什么政治制度是完美的,但就像书中说的,“如果你追求阳光,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我们能做的,只有了解对方,然后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世界。

No.3《这才是心理学》

作者: [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 窦东辉 刘肖岑  豆瓣评分: 8.8

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_第3张图片

私以为,最适合看这本书的是在朋友圈转爆款文章的中老年人。作者给出了心理学的概念: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那么就要满足所有科学的要求:可证伪、以实验数据作为支撑、具有可重复性、验证的是可解决的问题、经过同行评审。佛洛依德、荣格等老一辈心理学家的理论就这样被筛出了心理学的范畴,同时被筛出的还有大部分畅销的励志书籍,和所有有关星座、心灵感应、生物节律等超自然现象的文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这样一本书作筛子也不错。

No.4《社会心理学》

作者: [美]戴维·迈尔斯  译者: 张志勇 乐国安 侯玉波等  豆瓣评分: 9.0

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_第4张图片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教科书,但是比普通的教科书要通俗易懂得多。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作者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读起来生动有趣。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与社会中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从众、亲密关系、利他、冲突与和解等等,以及我们是如何被文化、偏见等社会符号所影响。每一章阐述一个问题,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可谓酣畅淋漓。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基础且可读性很强的心理学入门书籍,结合《乌合之众》、《1984》和《幸福课》来看会有惊喜。

读心理学让人变得更宽容。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键盘侠”的存在,为什么在闹市求助会没人帮忙,嫉妒等负面情绪从何而来,以及孤独和抑郁的人该如何变得幸福一点。很奇妙。

No.5《易中天中华史》

作者: 易中天  豆瓣评分: 8.2

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_第5张图片

本套书目前共有20本,而且还会继续增加。作者计划从女娲补天写到鸦片战争,能读完的都是易中天老师的真爱粉。

《中华史》的重点在文明而非历史。一本书讲一个时代,作者没有按部就班地按时间线写历史事件,而是抓住这个时代里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和制度,阐述他们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里的重要意义。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还纵向结合了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历史,比如在讲述“中国为什么没有宗教信仰”时就用了埃及、印度和罗马的宗教发展进行对比,让我觉得没有宗教也是件不错的事。我们的信仰开始是礼乐,后来是儒家,不需要再来一个宗教了。

易中天的文笔比较潇洒跳跃,有时候让我等历史盲有些跟不上。但是和枯燥的历史教科书相比,他也足够幽默有趣,字里行间能看出这个作者的博学和对历史的热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书籍推荐——社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