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障碍:无法自圆其说的秘密

多重人格障碍:无法自圆其说的秘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有心理疾病的源头,实际上都是潜意识发生了问题。因为对于意识来说,你是可以控制摆平的,那些浩大而诡异的潜意识却远远超出了你的掌控范围,如果它们出了问题,必然立马陷你于水火。

因此精神分析,通常就是对潜意识的分析。”

                                                                                                        ——《重口味心理学》


       多重性人格疾患,又名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改名为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多重人格即具有超过一个人格存在(若只有两个则称为“双重人格”),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

       长久以来,很多人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工以为多重人格是非常之罕见的疾病,其实不然,只是由于太多临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确认知,以致不少误诊情况,再加上一般人的讳疾忌医和迷信等等,所以很多个案都漏报、少报。正如玛莲娜·史坦伯格的《镜子里的陌生人——解离症:一种隐藏的流行病》所言,解离性障碍其实是一种隐藏了的流行病,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因为此时正是人格的形成阶段。 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

       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Disorganized Attachment)。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各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罗万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此时原本的人格对于这段时间是没有意识也没有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他们甚至可以内部沟通,或进行内部会议;也有一些情况,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通常在此分裂现象开始时,原本的人格(原人格并不一定等同主人格。原人格即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而主人格则是在平常大部分时间主宰身体的人格。虽然原人格通常也会是主人格,但亦有原人格仍然停留于儿童时期,身体却交由会长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况)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记忆断层)的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事实上,很多所谓的“鬼上身”(或“鬼附”)现象,其实很可能都是解离症来的。

       另外,多重人格患者的记忆断层也有可能伴随着强烈的头痛。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迈耐利(Richard J. McNally)的实验,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证实在各人格之间存在记忆障碍,那些声称自己被记忆障碍所困扰的患者,可能更多是为了符合文化期望,而非真正的心理现实。不过,近年顶尖的医学发现,则有另一个观点,根据不少关于大脑的研究显示,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身体和大脑),不同人格的脑部摄影结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对大脑的研究和实验,有力地显示多重人格既不是“伪装”出来,也不是因为社会文化期望或治疗师的暗示(suggestion)所产生出来的。

       那么多重人格障碍能否治愈?多重人格的根治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治疗人员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内在人格,通常为“内在自助者”(Inter Self Helper,ISH),让其成为核心人格,且让各种内在人格互相对谈而认识其他人格,然后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从而逐步削减内在人格后整合为一,但即使治疗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压力,造成人格再次解离。

       另外,由于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临床上的治疗常利用催眠来召唤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疗。不过,根据临床经验,催眠治疗,多半是辅助式的,或只作为一种技术,并非治本之法。

       你最早接触“多重人格”一词是在什么时候?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就是希区柯克的那部1960年的黑白老片了——《惊魂记》。

       以往多人质疑多重人格的真实性,多重人格是否只是种当事人不自知的“装病”行为,但一般人在受到暗示下,会出现类似多重人格的症状,“扮演”出另一种人格倾向。这方面至今仍有争议,但也有许多证据逐渐证实人类有分立的记忆次系统及无意识且主动的心智活动存在。


多重人格障碍:无法自圆其说的秘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接下来我要使用《重口味心理学》中的一个故事来讲述关于多重人格能否被伪装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丘陵杀手”。

       20世纪70年代晚期,有位叫KennethBianchi(以下简称K)的男子在洛杉矶地区残暴地强奸并杀害了10名年轻妇女,并把她们的裸尸抛到不同的土堆上。“丘陵杀手”因此得名。虽然事后有无数证据表明K就是那个丘陵杀手,他却一直不停狡辩,哭天抢地,引来专业心理医生的注意,认为他可能是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接下来,他的律师顺水推舟地带来了一位心理医生,随即便催眠了K,然后该医生问他:“我能不能和你身体中的另一部分聊聊天?”这时,一个凭空出世的叫做S的人出来答话了:“我等了你们很久了,没错,我才是那些案子的凶手,你想把我怎么样?还有啊,K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可是无辜的啊!”

       有了这种证据,K以及K的律师都觉得十拿九稳,气定神闲。只是没有料到,一山更比一山高,控方律师见状请出了MartinOrne先生(现在已经故去,以下简称M),来“料理”一下K的心理问题。

       M是谁?那可是当时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病学专家,在催眠及多重人格障碍领域响当当的泰斗级的人物!

       随即,PK开始,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第一招:欲擒故纵。

       一次与K的深入会谈中,M佯装不经意地提到,一个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应该至少分裂出三种人格。不久之后,K体内的S2就出现了。

       第二招:打草惊蛇。

       一日M约见K,提出一个非常诚恳的请求:请把这一天的时间都给我好吗?随后,M大爷手提量表,像打了鸡血,对K进行了一整天心理测试的狂轰滥炸。这些战火中诞生的测试结果表明,K与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第三招:釜底抽薪。

       M联系警方搜查了K的住处,发现有很多关于精神病理学的教科书,因此推测,他可能研究过这类问题;调查采访K的亲友,发现他在被捕之前从未出现过任何心理异常。

       三招过后,K完败于大师脚下。M最后得出的结论是:K的多重人格障碍是伪装的!在这份有力的证词基础上,K最后被认定为有罪并判处无期徒刑。

       如果你想进一步的去了解关于多重人格障碍,可以给你推荐以下相关的电影和书籍:

《空之境界》

《化身博士》

《变身怪医 (音乐剧)》改编自《化身博士》

《二十四个比利》

《蓝色恐惧》

《请问我是谁》

《致命ID》

《沉睡的青春》

《24重人格》(《第一人称复数》)

《第五位莎莉》

《人格的变裂演出》

《我遗失的时间》

《第13个人格ISOLA》(作者:贵志祐介)

《东京少年》

《我的恐怖室友》

《哲基尔博士是海德!》(作者:李忠浩)

《海德、哲基尔与我》改编自《哲基尔博士是海德!》2015韩剧 主演:玄彬

《 Kill Me Heal Me 》2015韩剧 主演:池晟饰演DID患者

《庇护所》Shelter

YouTube短片:【美国剧情】INSIDE 脑内集合

《十面相》

《Dr.伦太郎》2015日剧 苍井优 饰梦乃

《我们没有翅膀》

《名侦探柯南》的806、807集

《白金数据》

《心战》

《三个女人一个“因”》2016港剧 主演:黄智雯 饰方以因

《十二梦》

《借问艾教授:谁杀了罗伯特?》

《惊悚》

《よろず屋东海道本舗》

《三面夏娃》


多重人格障碍:无法自圆其说的秘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重人格障碍:无法自圆其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