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

今天开始就是小年啦!

在武汉,过了小年就可以开始吃团年饭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详细讲讲“小年”。

小年的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

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

所以家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给灶王爷吃了嘴甜甜的,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的习俗

祭灶王 |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之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_第1张图片

扫尘土 |  除旧布新

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打扫房屋,清洗家什,擦窗拭镜,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

拔出旧的各种尘垢不祥,做到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契合除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也为新年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

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因“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去,既指庭院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各种不快。

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_第2张图片

剪窗花 | 一刀一剪生春风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竟可以随手创造出一张张千姿百态的图案,喜鹊登梅、孔雀牡丹、鹿鹤桐椿、五蝠捧寿等等,贴满家中的角角落落,不但装点着节日的浓浓氛围,更传承着中国几千年的生活智慧。

贴春联 |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称圆满,妙语连珠的春联在小年这天也开始张贴起来。

民间讲究“每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吉祥的话语,喜庆的中国红,像一张张写满吉利的福印,庇护着全家的平安幸福,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新年祈愿。

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_第3张图片

吃灶糖 | 甜甜黏黏

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天大街小巷都有卖灶糖的,家中大人在赶集市时早早会将灶糖买回家。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替自已多多美言,后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

吃饺子 | 送行饺子迎风面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_第4张图片

关于小年的诗词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送灶

唐·罗隐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使东川·汉江上笛

唐·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_第5张图片

关于小年的习俗你都了解了吗?

快跟孩子动起来,

包饺子

贴春联

读诗词

……

让这个小年拥有满满的仪式感!

最后

祝大家小年快乐哦!

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孩子问你“什么是小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