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榕荫培人

斯人已去,榕荫培人_第1张图片

                                      汪榕培教授于2017年9月11日下午3点去世。

昨天下午,在一篇题为《汪榕培自述》的文章中得知汪先生辞世的消息,心中颇有些不平静,感叹英语界又一位大牛的离去。虽然从未有机会一睹汪先生的尊容,甚至至今也未曾拜读过他的作品,但却对其人其事略有所知,怀有一种对翻译前辈的敬仰。

汪先生是我们系主任朱源老师博士阶段的导师,我当初考研时搜索朱老师的相关资料,知道了“汪榕培”这个名字,也知道他跟朱老师一起翻译了一些中国古典文学著作。朱老师一直专注于典籍英译,目前正在翻译李渔的作品,据他说每日坚持翻译几百字,算是对师门的传承。


斯人已去,榕荫培人_第2张图片

汪榕培是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古典文学英译和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译著颇丰,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易经》、《英译诗经》、《英译庄子》、《英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英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英译陶诗》、《英译牡丹亭》、《英译邯郸记》、《陶渊明集》、《邯郸记》、《吴歌精华》、《评弹精华》、《昆曲精华》、《苏剧精华》等译著,其中8种已入选《大中华文库》,为当今典籍英译翻译家中被选最多的人;毕其功于20年,翻译完成汤显祖“临川四梦”和《紫箫记》共5部戏剧,《英译汤显祖戏剧全集》于2014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汪先生为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把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带向世界,把东方文明的瑰丽,呈现给所有的英语读者。让外国人遇见中国的“莎士比亚”,听懂中国戏剧传递的故事。


斯人已去,榕荫培人_第3张图片

从事翻译的人都知道翻译实非易事,而若要传达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则更是难上加难。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也有着璀璨绚丽的文学,但外国人对这些文化、文学的了解程度异常低下,这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优秀作品译出工作做得不够,限制了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如今,我们已经再次成为GDP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但我们的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步伐大大滞后。“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开创了新的机会,经贸构建起来的舞台之上,应该由文化来唱戏,经贸交流离不开文化的共享互鉴。我们需要把更多中国的典籍译成其他语言,让我们祖先的智慧在另一种语言中重新绽放出活力,所以,我们也需要更多像汪先生这样的译者,踏踏实实投身于典籍英译的事业中来,为文化之火的熊熊燃烧添柴加火。

谈到这里,其实现实并不乐观。如今我们的中文功底,尤其是古文功底整体呈现出大大下滑的趋势,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当代翻译的问题是“母语太差”。我们开始无法真正读懂自己民族的文学了,怎么还敢志大才疏地扬言要译出来,传播出去?中文不好可以慢慢提高,只要用心去做,多付出一些精力,多花一些时间,日久天长总会有好的译作出来。只是这一点也已经很难做到了,愿意去做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学文翻译的市场太小,难度大,报酬又低,译者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去翻译畅销书,或商业文件。文学翻译,尤其是古典文学翻译,如今更像是在靠情怀来支撑,靠理想来维持。没有内在的冲动,也没有外在金钱的诱惑,典籍英译的事业就越来越少有人来染指。汪先生和朱老师这类人是可贵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这类人,需要依靠他们的智慧和付出把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汪先生一生译作等身,也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像朱源老师这样的学生,传递着典籍英译的火把,值得我们献上崇高的敬意!

除了译作流传于世之外,汪先生治学严谨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在着手翻译汤显祖的《牡丹亭》时,汪榕培52岁。为了更好地读懂这部作品,他向当时还健在的汤学泰斗徐朔方教授,以及古典戏剧史专家赵山林教授请教。当时的徐朔方已经年过七旬,与汪榕培未曾谋面,却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写信回复汪榕培的问题,将自己对《牡丹亭》的理解和盘托出,还为最终成稿的 《牡丹亭》 题写了序言。汪曾感慨道:“是前辈和学者的鼓励和支持,促使我务必精益求精,对译文进行润色,绝不匆忙付梓。”这种精神大概也影响了作为学生的朱源。在给我们讲《翻译概论》这门课时,朱源老师突然聊起自己翻译李渔作品的经历。他在着实翻译李渔《十二楼》时,跑到李渔老家浙江金华和李渔后来待过的杭州、南京等地参观李渔的故居,查找当地图书馆珍藏的资料,甚至还找到了李渔的后人,希望能对李渔的生平有个全面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李渔作品中传达的意境和情感。译者对作者的生平、为人和作品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翻译,以译者与作者产生的共鸣,促成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共鸣。汪先生的这种精神影响着他的学生,也通过他的学生们影响着更多的人。是的,当大家都向着好的方向努力时,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结果也会因此改变。

汪榕培先生一生致力于典籍英译和英语教学,翻译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培养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这些作品像一张张扬起的风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推波助澜;这些学生们,活跃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其中有些人接过了他手中的火把,带着他们共同的志向继续前行。人如其名,汪先生的一生如同一颗茂盛的榕树,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片青绿,为后来者撑起了一片阴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斯人已去,榕荫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