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之中国皇帝为什么抑制商人

读中国历史,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奉行农业为本,工商为末,抑制工商,推崇农业的国家政策,中华文明的农耕特性由此刻骨铭心,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

农民一有钱,置地盖房,购买土地,多生孩子和子女教育,奉行耕读传家思想,只要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就感恩神灵和皇恩,所做所为全部温顺讲礼,对国家社稷有利。

农民财产全部为重资产,带不走,藏不住,税捐按时足额上交,国家一旦有战事,出钱出力出人,保家护国之心对万千百姓有感召力。这么纯朴,又懂感恩的被统治者,作为皇帝当然得作为根本加以保护。

商人一有钱,囤货居奇,哄抬物价,收买官员,奢华消费,破坏秩序,扰乱人心,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且所有行为都是隐匿进行,查无实据,很难治罪。

商人财产都是轻资产,所谓有奶便是娘,哪有利益生意便做到哪里,税捐能不出就不出,国家意识淡薄,国家一旦有难,要么发国难财,要么携款逃跑,绝不直面危险和国家共难。

商人的个人消费,比起王公贵族,甚至皇帝,更为奢华,中国八大菜系,大多出自商人的雕琢。国家炮火连天,前方由农民和读书人组成的战士在流血,商人在后方一边发着国难财,一边躺在温柔乡,其行为之龌龊可谓人神共愤。

商人的财富一旦和政治势力联合起来,改朝换代就不远了。中国两千年的帝王史,居然出了260多个皇帝,二三十年必定动乱一次,扶持皇子当皇帝,成了商人的生意,把皇族政治也进行商业化。吕不韦开了头,万千商人心痒痒,只要有机会,不要脑袋,也要投资这样的生意。

这群统治不了的臣民,不加以抑制,执政基础就不稳。改朝换代对于皇帝而言,不只是丢了工作,而是整个皇族跟着掉脑袋,所以为了保住脑袋,不时找个富可敌国的大奸商,抄家灭族,没收财产充实国库,反正干掉违法商人,不像干掉高官大儒,还要有平衡之策,考虑政治影响。

商人在想,既然老子没地位,那就挣很多很多钱,然后再享尽荣华,及时行乐。对国家没感情,对社会没感情,对皇帝没感情,所有的感情全部聚焦金钱。家中子弟若能读书致仕,那就请最好的老师,大加培养以考取功名,如此则亦官亦商,官商互表。商人的理想大抵如此。

专制的皇帝,推崇农业,抑制商业,都是为维持统治力,采取的政治平衡。在现代经济的视野中,农业是财富之源,商业是财富转化和转移的助推器,吃饱穿暖是农业的本分,让更多人吃好玩好心情好则是商业的魅力。如同股票的市盈率,农业是净资产,商业是市盈率。只要放弃专制,没有皇帝,农业和商业的地位便开始趋同。

如此看来,商人被妖魔化,还是中国皇帝的错,错在其专制统治。还是没有皇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杂谈之中国皇帝为什么抑制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