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皆有病理 —从“理”字辨析入手,聊聊我对病理学的认识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anqutalk


万病皆有病理 —从“理”字辨析入手,聊聊我对病理学的认识_第1张图片

病理学是什么?虽然课本上的概念写的很清楚,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但是我对这门学科的概念一直是模糊的。即使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这样的问题依旧困惑着我。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变得慢慢清晰起来。当听到《神探伽利略》中“万物皆有物理”时,我的脑子突然一亮——病理,病理,不就是万病皆有病理么!

Pathology和病理之“理”

英文中,Path- 意为疾病,-ology是科学和学问。Pathology直译即为疾病的科学或疾病的学问。因此Pathology既是研究疾病的科学。

可是在我看来,这个概念并不确切。仅仅定义为“研究疾病的科学”有些过于宽泛。既然研究疾病,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疾病的治疗甚至还有流行病学是否算在病理学之中呢?国内病理学教材每讲一个疾病都会涉及到临床病理联系,都包含疾病的症状体征,有些疾病还会在概述阶段介绍流行病学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与临床学科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使初次接触病理学的同学困惑——病理学究竟是什么?

汉语中,“理”之一字,有道理、规律之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病理”一词的解释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原理”,由此我们便可知,病理学是研究疾病规律的科学,而这个规律既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知晓了这一点,对于我们学习病理学至关重要。

从病理学发展史到病理学的内容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由过去鬼怪巫蛊之论渐渐转变为理性的认识,尸体解剖成为认识疾病的基础。1761年意大利医生Morgani通过解剖700多例尸体,详细记录病变器官的肉眼变化后,认为不同的疾病都是由相应器官病变引起,由此提出器官病理学的概念。

一个多世纪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对疾病的认识由器官深入到细胞。于是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创立了细胞病理学。此后经过越一个半世纪的探索,便逐步形成了如今相较完善的病理学科体系。器官病理学由于用肉眼观察病变器官的变化,被称为大体所见或解剖病理学;借助显微镜观察病变器官的组织学特点,又被称为组织病理学;在这一时期,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又为病理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超微结构病理学。

实际上,由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新的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出现,对人们理解疾病阐明发病规律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武器,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免疫病理、分子病理学、遗传病理学等,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病理学的理论内容。

广义和狭义的病理学

由上述我们便可知道,病理学是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的。狭义的病理学即指我们通常所谓的形态学科学,即通过解剖、显微镜或超微显微镜及其他技术来观察和认识疾病,这是我们大部分人对病理学的认识。广义的病理学是指我在开篇所说的那样,是研究疾病规律的学科,不仅包含肉眼和显微镜下的观察,还包括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结局和转归的了解。

拿肿瘤来举例,肿瘤除过形态学上的变化,在基因和代谢水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是原癌基因突变还是抑癌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中哪个因子突变,亦或是其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有关发病机制的内容仅凭形态学观察是难以了解的,需要借助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来阐明。

结语

至此,关于什么是病理学的问题已经阐述的差不多了,之所以写这一篇文章,是希望大家可以建立一种整体的思维,不要将病理学仅局限于形态学观察的范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上的病理学已成为一个较完善的学科体系,也更加容易应用于临床,但病理学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此,它还包括在分子水平的病理改变、在生理水平的病理改变(由此我也认为病理生理学,也该归作病理学的一部分)等等,只是由于这些内容我们还未能完全认识,还不够完善,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略这部分内容,不注重该理论的学习。

最后,万病皆有病理,只有认识疾病的规律,我们才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治疗和干预疾病,从而达到控制甚至治愈疾病的目的。正如William Olser所说:“病理学乃医学之本。”


万病皆有病理 —从“理”字辨析入手,聊聊我对病理学的认识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病皆有病理 —从“理”字辨析入手,聊聊我对病理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