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动机》读后感——如何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本读后感开场容我引用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的两个观点并结合本书内容展开抒发己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第一步,我们先来知己。

观点一:“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自暴自弃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是不受尊重的。”

这句话,可以推导成,人都是自私利己的,无私的人不能在社会中体面地存活。那么,进一步推导,自私=生存,对自己最大的无私,就是放弃主动生存的权利,然后听天由命。问题来了,到底有没有完全无私的人呢?脑海内第一个念头是“圣人”们;那么又是个问题,传道受业解惑算不算在利己,利己离得开自私么?

回到《隐形动机》一书,本书一直强调,激励中“阈值”的重要性,即只有超过了每个人心里既定的敏感值,才能触碰到那个人的神经,否则只能叫做隔靴搔痒,奖罚都是同理,还得注意控制频次,一个点触碰多了麻木了,敏感值也就变更高了。所以,把握阈值很重要,还要注意阈值是可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人会实行反脆弱机制里的“动态修复平衡”,才能真正把握住对方的动机点。

结合书里的例子,幼儿园的迟到罚钱事件,我们先仅从罚钱的角度来分析,这里一共涉及两方人,一方是老师,一方是家长。首先,罚钱的动机是什么?

对于老师来讲,一开始当然是希望没人迟到他可以准时下班啦,但是很明显,这个没办法通过自然手段得到实现,所以他提出了罚钱。这时候,不管他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他的动机都已经变得不再单纯,从正常下班变成了可以有偿加班,而可以“有偿”,就意味着他得“有价”,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去影响他的“价格”,特别是当习惯成了自然,甚至成了他收入的一部分,迟到惩罚是不是就变成了晚托班呢?

再讲家长部分,一开始束缚他的是道德,道德的估值稍后再论,现在撇开这部分,只从罚款出发。那么,有了罚钱后,变成了金钱交易,我们说了,只有到了阈值才会有效,幼儿园制定罚钱如果直接按不同人群的财富比例去收取罚款那就是明目张胆歧视了,那我们选择定价折中,这就意味着,至少一半人将不会介意付出迟到的代价,因为迟到行为对于他们的利益将大于因迟到被罚款的钱数,也就是说,他们也是受益方。那这个时候,迟到变成了可供选择的合理化行为,晚托班是不是又来了呢?

总结下上述得出个初步逻辑,晚托班的模式很可能正是源于迟到罚款的进阶模式,通过名目的转换,完成了老师和家长的利益共同增长,并解除了双方道德上的负担。如果此论成立,那么从迟到概念上想到要去办晚托班的人,算不算掌握了动机,并良好运用了呢?

观点一暂时结束,现在我们转到第二个观点,也就是,加了如“道德”一般无法准确估值的代价后,该如何运用动机?

观点二:“人不仅仅是自私的,他们同时也具有同情心,也就是有设身处地的一种能力。”

这里,我想先粗暴地把同情心直接引申到“社会道德”的层面上。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同情心?是因为环境使然,我们的成长环境告诉了我们,什么值得同情什么不值得同情,也就是说,是否需要在此处有同情心其实是后天文化给予我们的判断。

结合本书里面几个观点作下展开。在动机的应用章节里,提到了两个概念,即竞争和教育。男女间的竞争意识不同,通过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的案例,得到其实与单纯性别无关,而是在族群中的地位及从小被灌输所应成长的人设决定的,即后天的文化习得影响当事人自身定位及价值观形成,并在成为既定案例后再扩散影响其身边人群,最直接的,如子女;贫富家庭子女的教育情况不同,因个人既定的观念局限了各自的视角,其实说的直白点,也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穷人还在为生理需求苦苦挣扎的时候你给他们谈自我实现,那不就是让他们不要生存去谈“无私”么,穷人能做到圣人也难以做到的事情么?那么,难道穷人和富人就难以改变地位了么?其实也不是,生存作为最基本的需求,它就应该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我们怕的不是难以生存,而是你给自己定义的标签,想一想,你给自己打的标签是“富人”还是“穷人”呢?如果你眼里永远只有生存,那么意味着,你只会简单地让自己活下去,那么你是不是看到食物就先吃了再说呢,那么你是不是就不愿意延迟满足将资源配置在远期回报率更加高的地方呢,那么是不是说明你不愿意为了自己做长远的打算而只局限于眼前呢,那么你的大脑是不是永远只需要简单思考就够了?那你智力下降能怪谁呢,因为高了也没用啊,那你变成所谓的“穷人”能怪谁呢,因为你自己就是这么在做着啊。你看,说穿了,后天文化很重要,如果你没有自信你的后天文化环境优于大部分人,那么就多读书吧,看看外面的世界,给予自己跳出框架牢笼的视角。

再回到同情心,我把它定义在你和社会其它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是我们想取得多少社会融入度和认同感。人生而独立,但是却无法彻底孤独,即我们总是在凡尘中的,各自修行而已。在我们自私地解决完生存问题后,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中获得认同感,也是个课题。这里也可以分两块,一块是行自己心中的“善”,一块是行别人眼中的“善”。我们划分的绝对点,第一块的人群就是纯粹行善积德不求世俗回报,按照书里的话,他们求得是内心的优越感和道德感,进一步,就是为自己修福,再进一步,还是在利己。第二块是通过所谓行善或者公益举动来兑换名利,书里的美人效应、彩票效应和互惠互利讲的都是利用此类人心理来促使他们变相行善,这里不想去深究利用方的动机又分别有哪些,但是同样的,我相信思辨的最后,答案应该还是利己。

这里,还是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名言先简单对上述观点做个收尾,“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最后,让我们来思考下,既然无论是有形的动机还是无形的动机,最后回归的原点都是利己,那么我们要去怎么利用动机是不是就可以逐渐明确了呢?

本书里的获利框架部分我觉得很有启发,损失框架和画面框架其实一个目的,就是让你先拥有,再让你去保护你已拥有的东西。我们很多人容易“不争”,因为怕争了也没用,但是我们也会“护短”,见不得自己羽翼下的东西受损伤,这里就解决了竞争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已经得到的就相当于已经变成你的生活所需一部分,鉴于人都是自私的,你再拿出去,那你就是损失自我,画面框架也是这样,你把金钱想象成那些你想要的,它就变成你专属的对口物品,又怎舍得轻易让别人虎口夺食呢?

另一个启发来源于万维钢的“精英日课”《花小钱的学问》,他这课也讲得是本书的内容,他的观点是“小钱不如人性重,小钱要先给,大钱要后给,钱少讲感情,钱多讲经济思维。”这就和我们先前的获利框架内容有些类似了,虽然话简单,却是将钱和情做了个权衡,我结合下之前的阈值部分内容,即我们对影响对方动机出价的时候,如果只能低于对方阈值的,不如直接给,赚个人情转换成获利框架去使用;如果能高于对方阈值的,就吊着对方胃口,对方为了利己自动自发就会跟上脚步。

读后感最后以本书“实验的力量”一节中一段话结尾:“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只有真正了解这些隐性动机,相信人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框架和策略去引导人们走向你想要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形动机》读后感——如何在实际中进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