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最近看了一本叫《认识音乐》的书,边读边听些经典。也顺带了解了一下音乐的发展史:从中世纪音乐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再到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发现音乐风格和章法的变化确实能反应整个人类历史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生活以及思潮的变迁。早期的古典音乐特别注重传统规范的运用。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之所以在18世纪脱颖而出,并非由于其创作有多大的创新性,而是其作品展示了精湛的智慧、丰富的智慧和最广泛的表达方式。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就更注重创新性、探索性和思想情绪表达。

在以前,不管是中国的天道,还是希腊的理念,犹太的上帝,各个文明都是有一个超验性存在,换个名字,也叫信仰。人们生活和个人超越也围绕着这些信仰。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开始进入理性时代----高举理性,认为理性、科学高于宗教、信仰偏见。对于绝对超验的怀疑和隔绝直接导致了笼罩世界的虚无主义,这是现代病,得治。治疗方案大概有三种:

1.美。通过对美的、良善的追求,比如艺术,来解决虚无的问题----尽管现实很糟糕,但还是有诗和远方。这也是宣称上帝已死的尼采孜孜以求的。赋予对美本身的追求以超越性,这其实灵魂的自我回归运动。在此过程中,人追求的是自身所构建纯粹理性体系。从自身欲求出发,又回到了自己,因此本质上是欲望的延伸。这条路行不通----上帝没有被证明已死,尼采却疯了。

2.政治生活。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来看,早期个人的理想与公共生活密不可分。而到现在,集体主义、民族主义与官僚主义甚嚣尘上,政治生活的内涵也在不断变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增长,社会成为少数精英所操纵的工具, 社会良知也早已失去了约束性。

3.宗教。社会学家认为人类社会具有三个特征:动物性、良知性和宗教性。其中宗教性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不管是谁,在某个时刻都渴望过永恒,也都有过对死亡的恐惧,也有时常萦绕的“明日之忧”----人是向彼岸活的。而基督信仰“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价值体系和其实践性,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历史和伦理两大问题,也使虚无主义也无处逃遁。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