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老人第十七次参加高考,励志吗?

七十岁老人第十七次参加高考,励志吗?_第1张图片
第十七次参加高考的七十岁老人.jpg

七十岁老人第十七次参加高考,励志吗?

文 / 伊米crystal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关于高考的新闻再一次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这其中的一条新闻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上午捡破烂下午复习 70岁老人第17次参加高考 》,我毫不犹豫的点击了进去。一个年迈的老头拿着准考证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好奇心继续阅读。

老人名叫康连喜,今年七十岁了,这是他第十七次参加高考,第一次参加还是高考刚刚恢复时,但他不幸落榜了,可心中的大学梦却从未忘记,直至2002年,他再一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这一考就是16年。这些年他并不是一次机会都没有,2002年的时候,他曾经收到过一所大专的录取通知书,但因对被录取的园林专业不感兴趣,康连喜放弃了这次机会,继续参加高考。今年是第十七次走进高考的考场,从2002年至今,考过最高的分数是303分,所用的复习资料都是淘来的,暂不说资料的用处有多大,这些年课改了多少次?高考改革了又有多少次?报道中他说,他的复习一直很有规律,从每年秋季到次年高考前,上午捡破烂,午饭后看书,不贪晚。看似实在不容易,年近古稀的老人还有这般的毅力,不得不让人称赞,但有效率吗?看似刻苦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无用功?

看过新闻报道后,我只是笑了笑,没有被康连喜的行为感动,反倒有一丝的可笑,甚至带着些许的同情,老人说他最理想的还是考数学、物理专业,而这两门课程,只靠他这样的复习,希望在哪儿?他是有大学梦,我钦佩,但总要实事求是。

作为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从55岁开始再次走进高考,用了十七年去追寻一个梦,而忘记了生活,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本质,请问,这样的坚持意义何在。假如有一天他真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那么他靠什么来完成自己的学业,又能否顺利毕业,毕业后又有多少时间去生活,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其实对于他来说,我真的很想用“奇葩”这两个字来形容,虽然很不敬,但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了。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为梦想而活其实是一件很庆幸的事,但梦想要建立在生活之上,只有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你才有资格去追梦,才有资本去追梦。当一个人生活潦倒,甚至食不果腹,却只为梦想而活,放弃了生活本身,那么这个人是否有些偏执?

我不想说康连喜的行为多么可笑,但起码他不懂得生活,不懂得如何去实现梦想,更不懂梦想是什么,梦想并不是异想天开的白日梦,而是埋在心底的一种渴望,是需要时机去实现,而不是盲目的“坚持”,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能够成功。

如果是我,我不会如他这样,为了一个“梦想”,他放弃了全部的生活,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独自一个人借住在亲属的低矮平房里,手电筒是唯一“家电”,除了炕沿的一角留出一个人躺卧的空间外,其余部分全部被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占据,这样的生活还谈什么梦想。

七十岁老人第十七次参加高考,励志吗?_第2张图片
康连喜的家.jpg

如果是我,既然心中有这个大学梦,那么我就要在年轻的时候去打拼,去赚足实现梦想的资本,而不是埋怨命运的不公,去回忆曾经的优异成绩。社会在变革,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如果你想进入大学,真正的成为一名大学生,那你就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不是整日与“破烂”相伴。

70岁,已是古稀之年,真的老了,现在让他再去跟随社会的发展,他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可是55的时候呢,55岁之前的岁月呢?大学梦总不能是突发奇想吧,他一定在心里埋了好些年,但那些年他都做了什么呢,在为梦想准备了吗?显然他并没有。如果从55岁开始,他真的想考大学,那么他只要真的下定决心,报个辅导班,买几本新的教材,他还需要用16年的时间去“坚持”吗?

坚持是什么,坚持是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的去保持,是为了实现目标不放弃的一种品质,而不是盲目的坚持,一味的为了坚持而坚持,这不叫坚持,叫偏执。

看着他拮据的生活,我真的有些为他感到悲凉,现在说什么都毫无意义,或许这个大学梦现在真的成为了他的“梦想”,这也是他活下去的一种希望吧。只是我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人活着首先要学会生活,只有会生活,才能够去追梦。

这个七十岁老人的行为令人钦佩,但励志吗? 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讨论。


我是爱讲故事的伊米,偶尔也会写点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十岁老人第十七次参加高考,励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