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交易所可以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中发挥什么作用

近年来,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为标的物进行的银行质押贷款业务(以下简称“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经常被提及,成为很多地方解决中小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方法之一。

如果以业务的可复制性作为评判标准,它们都是不成功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 风险管理模式导致融资成本过高。

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要求无形资产质押时,必须有担保,并且大多要求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和评估公司承担分担大部分风险,而律所和评估公司又寻找担保公司来分担相关风险。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巨额的成本,最终导致融资成本过高。据了解,广东某些银行的相关业务融资成本在14%至16%,超出银行利率的部分大多发生在评估和保险环节。

  1. 贷款总量存在上限。

如第1点提到的,银行通过律所、评估公司来分担风险,律所和评估公司通过担保公司分担风险。最终贷款能发放的总额取决于担保公司愿意为这项业务承担的总额。在实际操作中,这项业务之所以能做通,很多时候又取决于政府在其中是否有资金扶持甚至贴息。最终,发放贷款的总额取决于政府支付的资金数量。归根结底,这其实是将一笔资金通过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多个环节加了2-3次杠杆,最后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发放出去。这种贷款模式与银行传统的机遇固定资产发放贷款的模式有巨大差别,缺乏可复制性。

这种杠杆机制,反映出这项业务的基础仍然是政府扶持,它的价值核心是担保而不是知识产权。如果跳脱不出政府扶持,不真正采纳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这项业务永远只是温室花朵。

  1. 定价过度依赖评估。

在现有的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中,评估和担保是两项无法绕开的环节,而评估是其中极为可疑的环节。评估应当基于现有的市场基础来评价,而知识产权及相关权益的交易并不存在一个超越行业限制的、多对多的活跃市场。目前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个小数市场,其中充斥着大量的交叉授权,诉讼中也不太依据评估价格,而是庭外私下和解告终,这导致每一笔交易对其它交易都没有太大的参照价值。在这样的一个市场条件下,依据评估来确定质押物的价格,纯粹是纸上谈兵。评估或许在银行的风控体系、在很多企业并购的流程中必不可少,但它不应该作为一个缺乏活跃市场和参照对象时的定价依据。在很多个案例中表明:评估经常是买卖双方确定价格后,由评估公司以此为结果泡制出来的。这也难怪银行需要重重担保才能接受评估价格。

回顾上述三个问题,以下来回答“交易所应该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中发挥什么作用?”

首先,在一个成熟的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中,并不一定需要评估。近年来,银行发放贷款跟偏爱的质押物是住房。因为住房交易高度标准化、市场化、活跃度高、参与度高、价格相对稳定。银行员工甚至乐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质押房产的拍卖信息,每个中产阶级以上的人都能很容易地判断这个房产是否值得投资:通过地段、开发商、容积率、均价、房型等信息,比对同等品质住房的市场价即可。知识产权只要实现了市场活跃,就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投资对象,吸引非专业的投资者,根本不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来判断它的价格。

其次,为什么至今为止,不存在一个活跃的、跨行业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这是因为知识产权及相关权益的分割非常困难;它同时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轻易不会拿出来交易;最后,即使知识产权在两个企业之间交易了,它的定价方式也很难为市场所知。发生在美国的知识产权诉讼,大多以庭外秘密和解告终,这些因素导致知识产权的定价非常缺乏公开公允的资料支持。

交易所对市场的价值是解决三个大的问题:1.交易便利性;2.交易成本;3.市场公正。

恰好,这3个问题恰好交易所如果能解决,也就是解决了无形资产质押融资难题的钥匙,缺乏公开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成本高、准入门槛高,理论上都可以通过交易所的市场发现功能解决。

交易所解决交易便利性的策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通过份额化设计降低交易门槛;第二是制定产品标准提高透明度,产品标准在准入时就要求各方按照标准化的格式文本提交相关知识产权,在发售时,每一个份额化产品也是对应严格的标准化权益的。

交易所解决交易成本的方式是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交易标准化的产品,让买卖双方不需要针对每一笔交易付出额外的法务成本。同时,由于每个标的物的单价低,买家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和卖出,流动性较高,意向也会更强。

在公平公正方面,交易所通过与专业知识产权律所合作提供完整的服务,从产权鉴定、打包、到后续的维权,提供一整套的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可以为银行解决上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市场定价的道路才是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出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究 | 交易所可以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中发挥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