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桃乐丝,你之后再无zombie

再见了桃乐丝,你之后再无zombie_第1张图片

小红莓的主唱桃乐丝15日去世了。时值49岁。

人生第一张外文专辑就是卡百利乐队的《No Need to Argue》。早在我知道王菲之前,就已经把Dolores的Dream听得滚瓜烂熟。还因为王菲翻唱得不够传神而从此没喜欢过她。

也不知道当时我一个身处三线城市的小屁孩是如何发现了卡百利乐队的。貌似是有一次收听电台音乐时听到了Dolores的嗓音,一时惊为天人,便牢牢记住了这只叫做小红莓的乐队。有一次在广州天河城书店发现了专辑,便如获至宝地买了下来。

这张专辑里的每一首歌我都很熟悉,可最爱的还是《zombie》。

我从来没有听过这种音乐。那个年代周杰伦的歌开始在大街小巷中播放,S.H.E和twins都还很红。充斥在耳边的是旋律慢慢的,歌词酸酸甜甜的爱情歌曲。但zombie不一样。

密集的鼓点,配上桃乐丝满腔愤怒声声控诉的zombie,惊心动魄,直抵灵魂深处。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摇滚。

《zombie》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当时的我英语单词还不识几个,上网搜了歌词的翻译,看得触目惊心。

Another head hangs slowly

Child is slowly taken

这就是战争的真实面貌。不仅仅是成年人,天真无邪的孩童才是更大的受害者。

我想从那时起,我才开始理解“战争”意味着什么。曾经,战争于我不过是教科书里一个个需要背诵的条约,离我遥远得不真实。而桃乐丝让我知道,战争是会疼的。有小孩在流血,有母亲在哭泣。有身体上的疼痛,更有心灵的伤痕。我终于明白思想道德课上为什么老师要我们“爱好和平”。

讽刺的是,我当时并没有多想zombie的含义,误以为是指那些战争的挑起者。今天再次翻看歌词,惊觉zombie说的根本不是暴君,而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是王小波笔下“沉默的大多数”。

And the violence caused such silence

Who are we mistaken

But You see it's not me it's not my family

暴乱之下,你我噤若寒蝉,任由无辜的生命被夺去。我们安慰自己,这不是我们的错,这都是那个暴君发起的,我们没有办法,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能帮你呢。

正应了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一句话,“到头来,我们记住的不是敌人的攻击,而是朋友的沉默”。

桃乐丝声声控诉的,并不是战争的始作俑者,而是人们的不作为。所以这首歌才起名“僵尸”。

恶行当道却选择沉默,无辜之血横流而麻木不仁,听见高声求救却转头离去,人性之光不再,是为“僵尸”。

当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普通民众如是。他们知道犹太人正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们选择了沉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沉默的大多数如是。

而最痛心的是现代,我们依旧能看到僵尸的身影,且他们不在少数。比如一些欧洲国家明知道中东战火横飞,百姓流离失所,却依旧拒绝向难民伸出援手。又比如某太平洋发达国家经济体量世界第一,却置他人和地球的利益于不顾,单方面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而如果这样的僵尸占据了大多数,社会会是什么样的呢?

《使女的故事》中,侍女Offred有一段话振聋发聩,“现在我对这世界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前我活得浑浑噩噩。当他们在国会肆意屠杀时,我们没有醒悟;当他们责怪恐怖分子,并且废掉宪法时,我们仍然没有醒悟。……没有什么会一瞬间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就算被煮死了你自己也不会察觉。”

如果我们所有人都选择了“僵尸”模式,浑浑噩噩,不为所动,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那么恶果必定会反噬我们自己。

如果桃乐丝知道她的zombie跨越山河大海,感动了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zombie,应该会欣慰吧。我想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摇滚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看到那么多怀念桃乐丝的文章,我知道我不是唯一被她的音乐感动到的人。

桃乐丝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声嘶力竭地唱出zombie,只能但愿我们之中再无zombie。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见了桃乐丝,你之后再无zomb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