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因循

回到颜师古的那句话上来。

他在引用了老子那句话之后,加了一句:

参欲以道化其本,不欲扰其末。

就是说,这曹参是在用“道”在教化民众,并且他只抓宏观调控,不管微观计划——以今人视角来看,虽然不一样,但仍然让人止不住地往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上联想。虽然没有分工产生效能、市场无形的手这种我门祖师爷的具体思想吧。

不过,虽然我们说道家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而儒家总要让人入世去建功立业。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儒家也是在强调“无为而治”的,不过具体说法与道家不大一样。我们可以在《论语·为政》里看到这么一句: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就是说,你皇帝只要个人品德极好,那你身边就不会存在乱臣贼子——要不就被你感召了,要不就滚蛋了。如是推衍,天下的所有百姓就全成了好人,于是治世可期。但这个想法其实有个问题:天下总是有刁民的,而且总是不见少。如果一个领导人讲以德治国,但打眼望去一水儿的奸佞小人——你说,到底是百姓的问题呢?还是这领导人德行有亏?

早先的儒家还好,敢说这是德性问题。但天下一统之后,你得罪了皇帝没地方跑了,还敢这么说吗?

题外话,在董仲舒改造了儒家之后,还向里面添加了阴阳五行之类的玩意儿,整体把儒家给扭曲了。后世的儒家演变,也基本都是政治在影响思想,根底里孔子可爱的东西似乎没剩多少。有个说法,如果当时汉武帝不是独尊儒术而是尊个不管什么东西,那东西一代代发展到现在,应该也是现在儒家的样子吧……

回头看曹参的的黄老道家。

曹参回头继了萧何的位子,做了宰相,干了什么呢?

什么都没干。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联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话说这曹参当了宰相,把官中激进的、想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一水儿全给革了职。而对于那些暮气沉沉几棍子打不出一句话的,全都加薪重用。干完了这件事,曹参就开始整天饮酒作乐,对政事看都不看一眼。

发现他竟然尸位素餐消极怠工,有人实在看不过眼了,于是跑去跟他提意见。可是一到曹参面前,还没开口呢,就被他拉去喝酒了。喝完一壶后刚又想开口,这边又一瓮开封……直到被灌醉,话也没说出来。

但这个时候,儒家讲的那个“北极星”理论就产生了另一种效果。那群干活官吏所住的地方离相府后花园非常近,看到宰相一点儿也没个“北辰”做镇中央的样子,也就整天饮酒作乐,喝醉了还大声唱歌,简直放浪形骸——还记得吗?现在曹参留下来官吏可都是些心理上的老年人跟心理生理都老年的人,如果是这些人整天喝完酒后大吼大叫……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这群老年人整天在老年活动中心开饮酒party,又有人看不过眼了。于是请了曹参来到活动中心,想让这顶头上司吓吓他们。但没想到这曹参一看下属在工作时间饮酒,大为开心,瞬间就深入到群众中去,跟人民打成一片了——喝到一半还跟人来了个情歌对唱。

终于,皇帝都看不过去了,想着我给你发俸禄,合着你小样儿就这么糊弄我?但曹参好歹是开国功臣,直接驳人家的面子不大好。于是汉惠帝就把曹参儿子找来,让他代为问个问题。于是曹窋回家,沐浴更衣,跟他父亲说,皇上托我给您带个话,现在汉高祖去世了,而惠帝却正年轻呢,您现在是宰相,却怎么整天喝酒不管天下事呢?

——其实这里是我瞎编。皇帝有明确讲了,千万别说是我叫你问的。不过我猜曹参这种能当到宰相的老狐狸,政治嗅觉不可能不灵敏。他要猜不到自家儿子其实是惠帝的使者,他也就不要混了。

不过我觉得惠帝说这个也够脸皮厚,那时候基本是他妈吕后当政,国事基本跟他没什么关系。并且,所谓“富于春秋”,他其实只当了不到七年皇帝就死了……

曹参一听到他儿子这么跟他说话,当时就怒了,讲这种天下大事不是你个毛头小子能考虑的!就把自家儿子了鞭笞二百下——这其实是做给惠帝看的。

不过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小时候语文课上讲的胡适母亲……打给别人看,儿子这得多冤啊。

第二天,皇帝马上就跟曹参过不去——那些话都是我让你儿子说的,你打狗也得看主人啊!不过曹参也够倒霉,毕竟那是他儿子,他才是狗主人……不对,是狗老子。哎呀说不清。

曹参一听,赶紧脱帽谢罪。但还没等皇帝开口,他就抛出这么一个问题:

您觉得自己跟您爸爸刘邦比,如何?

……他是皇帝欸,这时候只能有一种回答,就是不如。开玩笑,就是做个样子也得这么答吧。

惠帝只得说,自己怎么敢跟父亲高祖比呢?估计这时候他心里也是有憋一股火气,你曹参在朝堂上这么问,不是成心让我下不来台?

可这时候曹参又来了一句:您觉得我这个宰相当得,跟前任萧何比怎么样?

那惠帝就舒服了,一点不违心,真心话:你这个宰相,似乎比萧何有点差欸。

好了,曹参一听这话,马上接:皇上您所言极是!

这谈话进程本来就是在曹参控制之内的。

他接着说工:皇上您看,您不如你父亲,我不如我前任。那既然咱都不如前任,那咱怎么敢去改变前任定下的法规呢?——你又不如人家,你能做得比人家好?那咱们直接把那一套执行下去不就得了,管什么管嘛!

皇帝一听,对!你说得好!就这么办!

——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叫“萧规曹随”,就是讲这段故事。他做了三年宰相,毛都没干,死后百姓们还都非常怀念他,还编歌传唱,就是上面原文最后那一首。

好了,我们看到了黄老道家的另一个属性:因循。

你可能感兴趣的:(69 因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