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一、行为的精确性与知识的不精确性
我们不知道硬币相关的普通知识(知识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却能正确分辨不同的硬币(行为的精确性),没人会把一块的当一毛吧。
人们往往记不住电话上数字键对对应的英文字母或是其他的,但是却会正确的使用电话,对于键盘,你会很快速的打字,又快又准,但是让你不看键盘你可能都排列不出正确的键位图。准确操作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完全存在人的大脑,一部分在大脑,一部分来源于外部世界的提示,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外部世界的限制因素中。头脑中的知识虽然模糊,但是却知道如何进行精准的操作,原因有四点:
1、信息储存于外部的世界
绝大多数我们需要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外界的,记忆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的结合才能决定我们的行动。
人们依靠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就是事实和规则,就好比红灯亮了得停车了,不然就等着扣分吧;程序性知识就比较难了,一般是示范、练习、下意识的,让人们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反击飞过来的网球等。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外界获取知识,比如键盘,设计师就在键盘上每个键上设置字母或是在特定的键上弄指示灯,用来提醒用户。我们自身也是很善于安排环境的,比如我们会把要做的事情写到便签里,把特定的东西放在特殊的位置等,以便提供大量的备忘信息。
2、无需具备高度精确的知识
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不是说你不需要努力向学霸靠拢,而是说知识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并非是正确行为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想要做出适当正确的操作,大致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足够用的。一支笔,你只要知道正确的拿笔姿势就可以写字就行,没有必要说研究到这支笔是如何流出笔油的,滚珠设计什么尺寸才能正好在笔头中滚动,这些不需要你了解,只要会用就够了。硬币的设计,把不同的面额设置的不一样人们就会很容易区分的,不至于100的当5毛花,但是要是设计的1毛一个样式,2毛一个样式,3毛一个样式,老百姓都得疯了,而且要是样式差不多的人们很容易就搞混了哪个是1毛哪个是5毛,估计老百姓的腰包里得老鼓了。
本身储存在脑海里的对于币的详细样式都不太记得住,再来一些新的差不多的设计样式就更混了,除非出处特别明显否则不要更换旧币。
3、存在自然限制条件
外部世界对人的行为进行了限制,有一个苹果,你想吃吗?那你就得张嘴去吃,就算别人喂你,你也得张嘴或是进行别的行为动作之类的。物品的特性限定了操作方法,电话是用来通讯的,想打电话就得去按键、拨通出去。一个螺丝,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个没用的零件,但是对于车来说,它可能是这辆车能否发动的关键,对于修车工来说,可能就知道如何去安装它利用它。
4、存在文化上的限制条件
从社会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用于规范人类行为的惯例,要想明白这些文化惯例必须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学好了便可使用广泛的领域。
比如说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我都没去过,南斯拉夫,他们还在使用口述文化,这种人叫做 “叙事歌唱艺人” ,对史诗进行加工再创造,但是内容是不会变的,观点不变,韵律主题啥的也不变,这些都是限制因素,再与文化相结合再创造。虽然这些艺人不能一字不差的背出来,上万行的史诗啊,但是听者却觉得没区别,这样也可以减轻学习负担。
二、记忆是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记忆的困惑
我们有很多卡,IC卡、IQ卡、IP卡、各种银行卡、信用卡、保险柜密码,我们也有很多要记住的日子,老婆的生日、老婆亲戚光临的日子、结婚纪念日、岳父岳母的大寿之日等,还有你的身份证号、车牌号、邮编号、手机号、门牌号、邮箱账户和密码、扣扣微博微信陌陌贝儿等之类乱七八糟的账户名和密码,还有很多。
这些哪一个你不得记住,尤其是结婚纪念日和岳父岳母大人的寿辰,你忘一个试试,不灭你了就怪了。。这些有记混的没?有忘的没?
可是人们通常都会想到一个方便的方法,把记不住却相当重要的记到一个笔记上或是和电话本记一起,记笔记上得保证就你一人儿知道,万一有些是老婆不能知道的找到了笔记你就惨了啊。如果是我,这么多我是不会全设置成一个密码的,现在的高人太多,想坏谁都是分分钟的事。
再比如说,想藏点私房钱,藏哪呢?想想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目的达到了,老婆是没有发现,小偷却顺走了。。。一个字,该。
记忆的结构
今天中午吃了啥?......小组饭(不是做广告哈)
昨天中午吃了啥?......土豆丝(记性真好)
那前天中午呢?......你妹,我能记住那么多嘛。。
大前天呢?......哥屋恩
提取刚刚储存的信息很容易,但是提取过去的就得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回忆起来的信息估摸着也不是很准确。。
人的短时记忆能储存5-7个项目,如果频繁的复述可达到10-12个项目,但也都是比较短的,短时记忆相当脆弱了。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也并非都是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多多少少都会有偏差的。一位很专业级的科学家估计,长时记忆的容量是10亿比特,相当于1亿个信息,容量那是相当滴大。
记忆有3种类别,这个好高深莫测啊,之前提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现在又开始探讨记忆类别了,这是要偏离我的设计轨道了噻。。。
1、记忆任意性信息
我们在学习背诵字母和如何系鞋带的时候,用到的就是这个很机械的记忆,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基本没什么规则的很机械。面对无规则的密码我们只得死记硬背,但是死记硬背也存在问题。
第一:材料的任意性使记忆难度加大,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当问题出现时,无法从这类记忆内容中找到任何关于问题起因、解决问题方法的提示。
26个英文字母,有什么规律可言吗?这还不像汉语拼音里的字母,分声母韵母,平舌翘舌,单就这26个字母怎么去记忆?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了这26个字母,没有方法,没有逻辑的,怎么办?要么断句,在比较顺口的地方断开,说着说着就顺口自然就背诵下来了,还有一种方法,配合着音乐,编排成像一首歌曲一样,就单纯的字母来说,人们应该是喜欢听歌曲的,这样也会减轻记忆负担。死记硬背内容记住的也只是内容,在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依然还是得死记硬背,再不然把方法也死记硬背了,还别说,有时候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还真的有用,比如列车员,通过一个毫无逻辑的方法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紧急情况的刹车按键排序,一旦危险来了很多人都会慌,这时候万能的列车员通过死记硬背来的紧急制停方式把这个危险给制止了也是极好的,再比如说,死记硬背的往往能记得牢,小时候爸爸教我背的古诗大多数都忘记了,但是也有印象深刻的记住了,可以说小的时候懂多少大师们的情怀和阅历呢,通过理解来记忆压根就不行,就能死记硬背,但有的却一辈子记得,也很神奇。
2、记忆相关联信息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比如说,摩托车的转向灯按钮设计,按钮向前推表示右转,按钮向后推表示左转,一般来说男司机还是有一部分人比较容易记住的,但是遇到女司机可能就要来个360度全方位的旋转了,打着右转向往左拐,不用怀疑这绝对是女司机能干出的事,而且按钮设计在左侧,很让人以为向前推就是左转的,所以这也不能怪女司机的方向感弱。还是按钮在左侧,如果说左转时车把往后拉,右转时车把往前推,这样是不是能够记得清楚一些?车把的运动和转向灯的显示是一种自然匹配的关系,使原来没规律的很难记忆的操作方法变得符合逻辑,易学易用,按照某种关系将事物正确的联系到一起是不是很好记忆呢。
3、通过理解进行记忆
理解记忆是比较有效的记忆方式,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词,心理模型,心理模型是指人们通过生活中的某些习惯或是经验建立起的最有效的方法,经常是根据零散的事实构建而成的,并依据某种通俗心理学形成对事物起因、机制等等的看法,就好比是通俗物理学一样,有对的有不对的,所以通过很多因素构建而成的并非是正确的,有可能并不存在。
如果心理模型是正确的,那么判断就是正确的,心理模型是错的那么判断也就不可能对了,
三、记忆也是储存于外界的知识
提醒
外在记忆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醒,比如说朋友让你某天某个时间去机场接人,可能当时我们记住了这件事和具体时间,但是过后还会记得吗,我们需要被提醒,可以被自己提醒,比如我们可以反复在脑海中复述这件事,保证自己能在哪个时间去接人,如果这件事非常重要,明天早上9点准新郎去接准新娘到婚礼现场,我想新郎绝对不会忘记这个时间的,这是个相当重要的时间,要是忘了,这婚就别结了。
但是只是把这些信息储存在头脑中是不行的,如果一件重要的事需要过一段时间去做,我们有忙的四脚朝天,到时候误了正事又玩完了,我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记忆负担转移到外部,比如我们可以把事情记到纸条、记事本、日历中。
自然匹配
图中,炉盘和按钮的匹配,第二张图中的左边两个按钮自然对应左边两个炉盘,第一张图按钮都排成一列了,但是炉盘却没有排成一列,相信很多用户都容易搞混。倒不如第二张图更容易记忆和匹配。
就算没有排成一列,起码方位也得差不多一致。匹配不一致的或者说明不清晰的一般用户很难去购买这类产品。
四、外界知识和头脑中知识之间的权衡
外界知识和内在知识同等重要,各有各的好处,外在知识,也就是外界知识,总是在那,等着我们去发现和使用,内在知识则转瞬即逝,过后就忘了,找不着在哪了,这种知识信任度太低,但是却很高效。我们不能指望她会在某个特定时间出现除非有外界知识的刺激,或是不断的复述刻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骚瑞。。所以,见不到,也就想不到了。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