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友情提示::这一篇应该算是《活着》的书评,之所以说“算是”,是因为这本书大约也许是五年前读的。读了书是一定要写点什么出来的,时间也不能将我读过的书和我的书评分离。

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强词夺理的书评。

whatever。

我开始了。

活着_第1张图片
活着

在所有看过的余华作品里,我最喜欢《活着》的语言风格。它以一种冷静、优哉游哉、午后谈心式的语气,讲述着人世间每天都在上演的离合悲欢。

也让人在寂寞无声中肝颤寸断的同时深深思考。

我想,不管是否有结果,思考对于自身来说,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1.

关于苦难的意义

第一次读《活着》是在大学,也是第一次读余华的作品。无意间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单纯被书名吸引。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没错,这是一篇靠回忆来写的书评):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当时的我读到最后完全迷惑,还有一种受骗的感觉,读了这么多,你就告诉我这么一句跟没说一样的废话?

但是在别人问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我以一种深沉的语气说,其实吧,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果不其然,他们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我。

几年之后,经历的事实多了一些,才对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有一句话说: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虽然略微矫情,毕竟哭过了也不一定能够知道人生是什么。但是没有“活过”的人,怎么会懂得“活着”的意义,没有活过的人,怎么会懂得这句话里蕴藏着的意犹未尽的单纯与沧桑、任性与无奈,孤独与欢欣,伤痛与释然,狂躁与冷静。。。

想必大家在中学都写过以下类似的命题作文:感恩挫折、残缺也是一种美、失败也是一种财富,不一而足。

这种题目大家都写的大义凛然、一脸正气,开头必定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好像挫折与失败是什么抢手的畅销品。不知道大家怎样,反正我写这种作文,虽然表面把苦难描写得伟大而光荣,但是在内心里每次都暗暗祈祷:老天爷,你就当我胡言乱语,这种倒霉的事情千万不要发生我身上,切记啊。

估计但凡是脑子没毛病的人,肯定也是像我这般祷告过的吧。

我们早已经知道,珍贵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这些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苦难带给我们的成长。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所经历过的挫折与孤独甚至绝望若没有把你打倒,都会让我们整个人变得温柔起来。一个成熟而睿智的人应该是温柔的,倔强的眼神变得温和、任性的心灵变得恬静、凌厉的观点变得睿智、迟疑的身影变得坚定,这一切,都出自岁月与经历之手。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一句类似的话: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无需暴力,无需杀戮,因为温和本身,才是最高层次的暴力。

没错,温和,就是无敌本人。

活着_第2张图片

2.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文章开头,主人公福贵的出场便让人印象深刻。

他赶着一头老牛在耕地。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

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我一直认为文字最奇妙的地方在于,通过作者头脑中加工排列组合的词语、句子,不同时空的读者捧起书,几乎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们当时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境与所怀抱的期望。触摸到那些过往的历史,与写作者内心深处尘封的往事。

然后感叹,越简单越质朴越饱含情感和内容的话语越打动人心。简单几句话,便溢满不知如何与外人道的往事。

往事是没有悲欢的,它们是一个个没有情绪的音符,附加上去的是读者各不同的心意。也正因此,伟大的作品里面,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气味与想法,融合了众多读者心意和期许的伟大作品,因而更加伟大。

这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缘分,与奇妙反应。

西方很早就有“向死而生”的观点,我们越来越明白,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前几天天气阴雨,小雨潺潺,午后无意瞟到群里,看到一位30多岁的姐姐发文纪念自己毕业一年就患病离世的姐妹,她说,毕业一年,她才25岁,突然检查出来癌症,花了家里很多钱,然后自觉治不好,也不想成为家庭的负累,就在院子里喝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说,永远都忘不了那天她死死攥着那个姑娘的手,根本不相信一年前还住在一起开着卧谈会的好姐妹竟然连呼吸都不再有了。

群里的气氛陡然变得凝重。她的这一番话引起了群里好几个哥哥姐姐的回忆,纷纷追忆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好朋友。我们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年轻人,我们对未来有无限期许,死亡在我们稚嫩的人生里是一个敏感的存在。我们忙着焦虑、忙着烦恼、忙着纠结、忙着不满意,却唯独没有思考过看似遥远而陌生的死亡。

我不敢去想死亡,是真的不敢想。我从小对生离死别充满恐惧,至今无法坦然接受。去年我爷爷去世,90岁,按道理来讲,已经算是高寿。可是,只要我想起,以前每次回家都能见到的人,以后就要长眠于阴冷的地下再也不能相见时,我还是好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一样窒息。眼泪只是宣泄,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于是,很多个平凡的瞬间和场景,会被无意识打上印迹,一遍遍徘徊在脑海里。忘不掉也抹不去。

《活着》里面,福贵的亲人“有庆、二喜、家珍、凤霞、苦根”,一个个离他而去时,当时的我哭得不能自已,同情福贵怎么这么倒霉,要一遍遍受尽苦楚。

是啊,福贵把人世间亲情的苦,一个个替我们尝尽。

人生是对福贵微笑过的,他改邪归正认真生活。他身边的一切也在慢慢变好,身边一个个虽然坎坷但健康长大的孩子曾经给予他绵绵不断的欣慰和陪伴,而他们的最终离世不仅将他以后的美好希望全部毁灭,甚至将以前过往的幸福也如数透支。

所有的亲人都离去了,又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老人和一头相依为命的蹒跚而行,他给牛起了好多名字,是一家人。

我听到老人对牛说: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这是结尾部分。

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活着。是每晚质疑完人生的意义后,煮碗面再给自己加两个荷包蛋。

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值的人和事物上。加油。

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也是最公平的裁决者。他是我们忠实的观众,见证着我们的欢乐、成就、崩溃与努力,然后把最合适最可爱的东西,带给我们。

是这样的。

活着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