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杂谈(二)

宇宙上没有创生新能量,旧能量也不曾消失。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那水天佛国的净土,每年都会有从各地涌来的信徒来祭拜湿婆神,她是毁灭之神。信徒眼中的她,象征着生死轮回。在印度教的信仰中,万物都需被毁灭,化为无所皈依的粉尘,于大自然的雕塑之下,才让新事物得以创生。

他们热衷于用火化来迎接死亡,唯如此才可以释放人的灵魂,以待投胎转世,这才是永恒的生死轮回。

当你的目光深入下去,透过这平凡的一切,或将自己也与万象具为一体。我们来自哪里。仰望星空吧,那里有我们的过去。

追溯宇宙的历史,并非要去弄懂我们的生与死,而是星辰的生死。

原子,构成万物的微粒,并非来源于地球,而是来自宇宙深处,在某颗恒星史诗般的生命中创造。《时间简史》告诉世人,宇宙是由一个奇点爆炸而来,而原子的前世并非是原子。奇点原由无数的夸克构成,在爆炸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以极速组成了质子,也就是宇宙史中最原始的氢原子的原子核。

众所周知,氢元素是组成宇宙的基础,只要有氢元素在手,就能制造出任何元素。其中也隐藏了一个重要的过程——核聚变。用吹泡泡来比喻核聚的过程,原先吹出的泡泡是以独个呈现在眼前的,把它们比作一个个的质子,而后,你将看到它们在空中结合,这便是核聚。

尽管看上去易如反掌,而实际却十分困难,以至于自然界中唯独一种地方能够做到。浩瀚的星空中,也只有在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内部才会产生新元素,那是宇宙中仅有的高温高压的地方能够引发核聚变,即便如此,也只有恒星的一小部分才有能够满足的温度。太阳以极快的速度,将氢聚变为氦,平均每秒消耗六亿吨的氢,再由氦变为碳,氧,如此循环,因此,太阳才能发出无限的光与热,给地球带来生命,我们才得以生存,直至整颗恒星充斥着铁元素,才意味着它灵魂的尽头。当我们仰望着它,看到一线亮光划破长空,许下今生最浪漫的愿望,它带着它的余晖来到地球。

我们来自哪里,正是那遥远的星空,它们谱写了地球上的一切。我们身体里的每个颗粒,都将成为其他事物的组成部分,或是昨日起舞的蝴蝶,或是今日梢头的嫩芽,或一百亿年后,超新星在燃烧。

宇宙相守着永恒,我们相守着生死。

宇宙杂谈(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杂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