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灵修:神主权的手(徒10:1-33)

经文:使徒行传10:1-33

一、分段和结构分析

(一)10:1-48结构分析

A10:1-2背景:介绍哥尼流(百夫长,虔诚人,全家敬畏神,周济,祷告)

        B3-8哥尼流受指示(祷告的时候,天使指示)

            C10:9-16彼得受指示(祷告时)

                    D10:17-23a与哥尼流使者会面(圣灵指示,圣天使指示)

                    D’10:23b-33与哥尼流全家会面(彼得解释异象,哥尼流说明异象)

            C’10:34-43彼得的讲道(神不偏待人)

        B’10:44-46哥尼流全家被圣灵浇灌(说话的时候)

A’10:47-48结局:彼得施洗

整个叙事从介绍哥尼流和他的全家开始,到哥尼流全家受洗,为我们展现了第一位外邦人归主的过程。

B和B’都是神向哥尼流家的作为。B是神以异象和天使指示哥尼流,要他打发人去请彼得。B’则是彼得讲道的过程中,神将圣灵浇灌下来,都强调神的主动施恩。

C和C’都是关于彼得的记载。C是彼得领受异象,主以食物的异象来说明神接纳和分别外邦人为圣。C’是彼得的讲道,其中的要点也是神不偏待人,和基督是万有的主。通过自己的异象(C),彼得确认神也恩待外邦人,神设立基督为万有的君王,收纳外邦人。

D和D’都是彼得的会面。D是彼得和哥尼流使者的会面,这次会面中圣灵亲自指示他接待哥尼流的使者,哥尼流的使者向彼得说明是圣天使指示哥尼流打发自己来找他。D’则是彼得同使者去到哥尼流家,与哥尼流全家会面。这个会面包括彼得对自己异象的解释,他明确宣告神指示他不可看外邦人是不洁的。哥尼流也说明异象,要求彼得讲道。

这样,整个叙事的过程完全是神主权的恩典,他通过两个异象来引导彼得见证第一位外邦人的归主,并且在过程中亲自以圣灵指示彼得接待外邦人,使彼得明白异象的意义,又以圣灵主动浇灌哥尼流全家。哥尼流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蒙恩者,而彼得则是被动的见证者。

二、1:1-8哥尼流的异象

(一)观察

1、结构分析

A1-2介绍哥尼流

    B3-6哥尼流的异象

A’7-8将异象讲给使者,打发他们

2、异象的内容

A3神的使者进来

        B4哥尼流的虔诚和祷告蒙纪念

        B’5要求哥尼流打发人请彼得

A’7a神的使者离开

3、重复的单词和句子

祷告x2

周济x2

虔诚x2:哥尼流和他的兵都是虔诚的

4、时间

申初:下午3时,犹太人固定的祷告时间

5、地点

该撒利亚

约帕,海边,西门的家:非常具体和细致

(二)解释和默想

经文为我们介绍该撒利亚的百夫长哥尼流。关于该撒利亚,费兰度说:

凯撒利亚是巴勒斯坦省的罗马行政中心,而且“充当罗马文化的样品”,在那里有一座庙宇是献给该撒的,犹太人厌恶该撒利亚,称它为“以东的女儿”,并且“经常在言谈间不把它看为犹太地的一部分。”那里的人口中,外族人比犹太人多,根据约瑟夫记载,这两群人之间的冲突暴乱出发了公元66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的战争。约瑟夫也声称该撒利亚犹太人的数目共有2万人,在公元66年被屠杀。[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该撒利亚城是犹太人和外邦人冲突剧烈的地方,但是神却拣选这城的一位百夫长作为第一位归信的外邦人,这显然是要突破犹太人狭隘的民族观和历史的冤仇,帮助犹太人接纳外邦人。

路加在路加福音6章的平地宝训之后,就为我们介绍过一位百夫长,称赞他的信心。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又记载了百夫长称赞耶稣:“这真是义人”(路23:47)。在路加的记载中,通常以外邦百夫长作为外邦人的代表。

经文突出哥尼流全家的虔诚和敬畏,这表现在他们的周济和祷告上。此时他们显然不是犹太教徒,而是对于犹太教很热心的外邦人,接受犹太教的教导,过虔诚的宗教生活,但是没有正式皈依犹太教。

哥尼流里面的虔诚和敬畏表达为外在的周济和祷告,这被上帝纪念和悦纳,于是派天使指示他归主。这并不是说神的拣选是基于人的敬虔和功德,而是要强调犹太人所敌对的外邦军官中也有虔诚敬畏的人。

天使非常详细地指示彼得所在的地点,比较特殊的是彼得居住在硝皮匠家中,无论是在犹太文化,还是罗马文化,这都是被轻视的,但哥尼流仍旧派遣虔诚的兵去找彼得。

三、10:9-16,17-23a彼得的异象和使者的到访

(一)观察

1、机构分析

A9-10背景:使者将到(祷告,饿了)

        B11-12异象

                C13-16与声音对话:洁净不不洁净

A’17-18使者到了(猜疑之间)

        B’19-20圣灵指示(与他们同去)

                C’21-22与使者对话:说明来由

A’23同使者去

2、对比和对照的内容

俗物和不洁净的物vs神所洁净的,不可当做俗物

3、重复的单词和句子

异象x2:彼得不明白异象的意思

(二)解释和默想

这段经文主要描述彼得突破犹太教的“洁净礼仪”接纳外邦人的过程,或者进一步说,启示了神救恩历史突破旧约洁净礼进入新阶段的过程。

利未记20:25-26节说:“所以,你们要把洁净和不洁净的禽兽分别出来,不可因我给你们分为不洁净的禽兽,或是滋生在地上的活物,使自己成为可憎恶的。你们要归我为圣,因为我耶和华是圣的,并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使你们作我的民。”

这表明神赐下洁净的条例为要将以色列人和别的民族分开,食物的限制必然导致他们在生活的领域上与外邦人隔离。但藉着基督的死和复活,升天掌权成为万有的主宰,救恩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神废弃旧约的洁净礼,使他们可以合法地进入外邦人之地,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

神藉着异象指示彼得吃不洁的食物,为的是要让他确认一个事实:食物本质上没有区别,神分别的便是洁净的。以此帮助彼得以小推大:人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神分别的便是洁净的。

食物之所以有洁净和不洁净之分,不是因为某些食物在本质上比别的食物更优越,乃是神在主权中分别一些食物为洁净,另一些食物为不洁。同样,犹太人之所以成为神的选民,不是因为他们优越于外邦人,而是神在主权中拣选他们。若是如此,神如今在主权中分别不洁净的食物为洁净,收纳非子民为子民完全是合法的。

当然,对于彼得来说,这样的突破并不容易,于是他不断地思想这个异象的意义,在“猜疑之间”,神进一步藉着圣灵指示他接待使者,藉着使者的口,他明白异象的意义,以至于他到访哥尼流家的时候他直接宣告神的启示:“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

经文展现神藉着异象启示,藉着圣灵指示,也藉着使者的到访帮助彼得明白他的启示的过程,突出神主权的作为,启示、光照和引导人明白他的旨意。

四、10:23b-33与哥尼流全家会面

(一)观察

1、结构分析

A23b-24彼得到达哥尼流家

        B25-27哥尼流的接待

A’28-29彼得的讲话

        B‘30-33哥尼流的讲话’

2、彼得和哥尼流的对话

A28原因:神启示本来不合例的合例

        B29a结果:我来了

                C29b叫我来什么意思

A30-32原因:祷告和周济蒙记念,指示找彼得

        B’33a结果:我们请你,你来了

                C’33b要听主吩咐你的一切话

(二)解释和默想

经文为我们展现的是彼得和哥尼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彼得已经被预备好了,他清楚知道神启示的意义,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复活、升天、掌权,救恩历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原本不合例的事情已经成为合例,原本不被悦纳的外邦人已蒙悦纳。另一方面,哥尼流也已经被预备好了,他有一颗倾听的心,渴慕听神的道。

五、反思和应用

(一)启示与解释

彼得的异象和明白异象是整段经关的关键,神启示异象之后,彼得仍旧在“猜疑之间”,不能明白这启示的意义。在“启示”和“解释”之间出现张力,彼得很可能会误解启示,但是神以圣灵指示彼得接待使者,通过使者的话帮助他正确明白启示的意义。

今天很多人疯狂地追求超自然事件,异象,异梦和方言等,并且以这些超自然经验的解释来建立信仰内涵,这样是极具危险的。首先,这些事件不具有启示历史的权威,它们不是圣经的话,也不是神权威的启示。其次,神将他的旨意全备地启示在圣经里,应许圣灵引导我们正确明白神的旨意。其三,神的启示已经在启示录终结,没有新启示,因此神迹不具有启示性。第四,神没有应许赐给人对超自然事件的正确解释,我们的解释是主观的,会有错误,不能作为教义接受。

我们应该回到圣经,圣经是神全备的启示,不可添加,不可删减,神以人可以明白和理解的文字赐下他的旨意,又应许圣灵光照和启示我们,使我们可以明白真理。因此我们应该满足于圣经的启示,勤于考察和研究圣经,仰望圣灵的工作,明白神的旨意。

(二)信靠神的主权

整个过程中,神使用超自然事件—异象和圣灵的指示,也使用自然事件—使者到访和说话,一步步引导彼得明白他救赎的计划。神有他全盘的计划,他的主权引导万事,历史没有偶然,都是确定的,但对于历史过程中的人而言,却充满了不确定。但通过对神主权的信靠,我们在诸多的不确定中可以投靠他的确定。

神对整个人类历史有他的剧本,这历史中也有我们每个人的剧本。人类历史的大蓝图已经记载在圣经里,是关于创造、堕落、救赎和成全的故事。信徒个人历史的大蓝图也已经启示给我们,也就是悔改,称义,得为后嗣,成圣,得荣耀。但是关于人类历史和个人历史的细节却是神隐秘的旨意。

于是我们在其中就有不能理解的部分,对历史的走向,人生的事件我们都有很多疑惑,我们很想要神把剧本给我们,开启他隐秘的部分。例如,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有逼迫?为什么我创业失败?为什么我还是单身,你给我的配偶在哪里?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处于“猜疑之间”,不理解我们当下的处境,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处在进退维谷的两难之间,于是我们的心灵失去安宁,落入焦虑当中。

但神许可彼得处于猜疑之间,神没有把剧本告诉他,而是一步步引导他进入神的剧本。我们也同样如此,若我们对神的主权有信心,哪怕在差役之间我们也有安宁,因为这位全权的上帝掌管和引导我的人生。我不需要洞察他隐秘的旨意,而是要照着他已经显明的旨意去过每一天的生活,把人生的主权交给他。

(三)神的主权是至高原则

在洁净和不洁净的事情上,彼得诉诸神的主权来说明神的主权是至高原则。他在主权中设定食物的洁净与否,所以他也能在主权中废弃这个设定,他在主权中分别犹太人和外邦人,他也能废弃这个分别。原则不是这个世界的最高原则,设定原则的神才是。

理性主义兴起之后,人们以理性为至高权威,要求神服从理性,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排除掉。他们要求神服从自然规律,否认超自然事件;他们要求神服从公平、博爱等人类的普遍原则,不许可神主权的拣选和弃绝。他们要保留人的自由和意志的力量,于是否定主权的预定和圣灵不可抗拒的恩召。

若回到圣经,会发现神自己是原则的基础,他的主权的旨意才是人类的终极权威。他可以设定礼仪律和民事律,也可以废弃它们,这是他的自由和主权。并且他的设立和废弃并不违背他的公义和慈爱,而是成全和彰显。

因此,我们在研读圣经和思想人类命题的时候,需要以神终极的主权为出发点来考虑,不能以人的理性,普遍原则来约束神的作为。当我们觉得圣经和我们的思想有冲突的时候,首先要回到神的属性,他是慈爱和公义的,他是完全的上帝,他所行的无不公义,他所作的无不慈爱,以此作为前提再去思想我们不能明白的部分。即便最终我们还会不明白,但是凭着信心去领受神的启示,而不是回到我们残破的理性。

(四)神主权的救恩

犹太人和外邦人从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全然堕落的罪人,他们成为神的子民不是基于他们的好,而是神的分别为圣。所以神主权的分别乃是关键,而不是犹太人存在是关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得救的关键是神主权的分别,神分别他,他便成为神的圣民。

从旧约到新约,神对圣民的标准是不变的:“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11:45,彼前1:16)。”百姓为什么要圣洁呢?因为他们已经被神分别成为神的子民,他们当以神子民的身份来生活。那么神凭什么分别不圣洁的人成为圣洁呢?这公义吗?这公义,因为神分别的基础是他要以主权的恩典使不圣洁的人成为圣洁。

神子民必须是圣洁和完全的,但是全人类都是败坏的,所以神发起主权的恩典,赐下他独生爱子,替罪人偿还罪债,将儿子的完全归算给他们,又赐下圣灵保证他们的生命达至完全。于是,神以主权的分别发起救赎的行动,使不圣洁的人成为圣洁,满足上帝的公义,得以享有上帝的恩宠和赐福。

如此,我们需要将感恩和颂赞完全归给三位一体上帝,是他们主权的作为使我们分别为圣,这里面没有我们的功德,完全是他的恩典。

(五)应用

1、归回圣经的启示,仰望圣灵赐下准确的解释,帮助我明白神的旨意。

2、把隐秘之事的主权交给上帝,行上帝在圣经中显明的旨意。

3、以上帝的主权为最高原则,拒绝人本主义的思想。

4、为神主权的救恩献上感恩和祷告

(六)祷告

主,你知道我的愚昧,对于圣经的启示常常不能明白,求你赐给我智慧,好使我明白圣经,有得救的智慧。主,也求你使我把自己的人生交在你的主权中,专心仰赖你,以至于驱散我对未来的焦虑,过往的疑惑,现在的迷茫,照着你在圣经里显明的旨意去生活,把未来交托给你隐秘的旨意。主,求你帮助我们常常为自己所得的恩典感恩,我是肮脏的,邪恶的,激动你的忿怒的,你却以主权的恩典临到我,求你使我能够确实体会你的爱和怜悯,里面有真实的爱和感激。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灵修:神主权的手(徒1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