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七天学习心得

图片发自App

今天开始学习《薛侃录》。查了一下:薛侃(1486年—1546年),字尚谦,因曾讲学中离山,世人称中离先生。明代潮州府揭阳人(今潮州市潮安县)人,岭南明代大儒。薛侃颇有贤名,为官清正刚直,曾浚凿中离溪与民为利,为学造诣非凡,后人誉为““行义在乡里,名节在朝野”,他传阳明学入岭南,《明史》称“自是王氏学盛行于岭南”。可见,薛侃是阳明心学的传播者之一,他对先生的学说是颇有造诣的。

开头一段意在告知初学者如何入学,即学习的方法。这应该是薛侃自己开始想弄明白的,也应是他认为需让初学者首先搞清楚的。----初学时就要按先生教导的秉承志向当然好,但一定不可死守持志,不懂变通,不然就有可能走偏。因为道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因时而异的。人必须先懂得求学,即为什么学?学什么?要切实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做到志向真切、专心致志。而且要体会、认识自己心中所感悟的。

先生通过与学者询问学习所得的对话,警示学者不要停留在表面理论的功夫,而要真正观心、修心,去私欲、存天理不是表面文章,是要在自己内心去体验、去实践的,是自己的深切感受与收获。心外下的功夫,不算真功夫。

先生以金子为例讲解圣人之说,指出人的才力不同,但只要肯学,使自己心纯然天理,凡人亦可成为圣人。人与人的才力自有差别,要想成为圣人,方法都是去私欲、存天理,但不同才力的人需要下的功夫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按正确的方法学习,致力在天理上下功夫,而非简单的模仿,不然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无用。

先生又以朱文公为例,告诫学者一定要从格物入手,先在切磋自己(修炼心性)上下功夫,而不是像朱文公那样从考证著述上下功夫。因为只有先把心境磨亮了,以明澈之心去修学,才能事半功倍。

“除草的心念是什么?”这恐怕是我们时常要诘问自己的问题。先生教导,花与草本无善恶之分,人往往自己带着分别心,先入为主地将花判断为善,将草定义为恶,这是错误的善恶观,是自己心中的好恶所主导的。气动才有分别心,便有了人为的善恶判断。又说,佛教的无善无恶就一切事都不管,而圣人无善无恶是不为气动,遵循王道天理。而对于是否去处杂草,要从客观天理去判断,草成为障碍按理就要去除,而不着善恶之意,而且不要执念,偶尔没去除,也不要挂心,这样才能心无挂碍。事物本身无善恶,遵循理即是善,动气就是恶。

崇一的问题也是我遇到的问题:平时,心里感到忙乱,有事时当然忙,无事时也感到忙,为什么?先生的讲解令人茅塞顿开:对于天地而言,有一个主宰,它遵循天理,纵然千变万化,主宰是不变的;同样的,心是人的主宰,如果心坚定,也遵循天地之理,自然从容自在,忙而不乱。

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治学最大的毛病是好名。听到赞扬就高兴,听到批评就苦闷。这恐怕是很多学者的弊病。先生指出此毛病的根本在于重名轻实,而如果全是务实之心,也就全无求名之心了。如果务实之心如饥似渴去,哪里还有求名的功夫?因此学者不可贪图虚名。

后悔而反省改正,那它就是治病之药;而如果后悔滞留在心中,那就像用药不当而生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习录》第七天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