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喧哗无减浮华减

(也许每一个内地人,都有一个要到香港做大佬的春梦)

我对香港的了解实在太少,而香港的名气实在太大,以至于让我游览香港,竟然觉得比环游欧洲和亚洲还要不知所措。在香港短暂停留的几天几夜,看到的都是人,都是商品,都是购物中心,都是消费,都是喧闹。

但是回想起来,香港毕竟还是大大的衰落了。如果说我曾经对香港的印象是遥遥领先,远远地走在前面,让整个中国望尘莫及;那么如今的香港,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屈尊与俯就,是谦让和回头,是服务和照顾。其实难怪:内地的经济发展仍然潜力无穷,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再不断缩小,如果去除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这个重要的指标,除了北京上海的“月光族”,随便中国哪个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小康家庭来香港吃喝玩乐一次,都不会觉得特别难以承受。加上香港除了房租吓人,消费其实还勉强,逢年过节来一次未尝不可。香港街头,到处是来观光看热闹的,昔日来打工的人,如今成了座上宾,给了谁,这其中的心理落差都是相当明显的。

时间很有限,很多想看的地方都没有来得及去,不过不去也就不去了。因为留在心里的印象也许远胜于眼睛直接看到的内容。旺角、铜锣湾、中环,当然到处都是内地顾客,唯有午夜的港岛深处,可能还保持着香港上流社会的尊严和矜持;九龙那些灯光昏暗的小街,还保守着老居民不会被雨打风吹去的五颜六色的秘密。​

2016年去潮汕以前,我专门搜了很多蔡澜的文章,打印出来慢慢地读。这位见证了香港食馔烹饪行业几十年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百家争鸣波澜壮阔的大美食家,我读了他许多许多的文章,最常见的句式却是:“...可惜现在吃不到了...” 说白了,那些稀罕的食材,费尽心思还是有的,那些厨艺炉火纯青的巨匠,等上些年头,还是培养得出的,可是真正找不到、等不来的,是那些能吃、会吃、不急着吃的食客。就像陆文夫回忆周瘦鹃品味苏州菜,淡淡地尝一尝,极高的评价不过是“可以吃”。“开饭”网上2017年评价最高的一家店,是专门做上海小笼包的;我一方面很钦服香港的兼容并包,另外一方面也茫然:连港人的肠胃也开始迁就“陆客”了吗?

你以为京剧的衰落是没有了梅兰芳、马连良这样的“名伶”吗?如果无人赏花,园丁们又怎么会辛勤地呵护呢?

如今的铜锣湾,商铺租金早已超过了曼哈顿第五大道——那是全世界都要流连忘返的梦幻之街,​我毫不怀疑香港未来百年都会继续繁荣,不断地锦上添花。但是更多的人潮和喧哗之下,那样一种令人叹服和目瞪口呆的流光溢彩挥之不去的浮华,那种纯粹为了浮华而极尽能事的浮华,可能真的不容易找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港:喧哗无减浮华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