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兵法》转型秘诀

文/商业美学智慧

《互联网+兵法》转型秘诀_第1张图片

这是一部能指导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战略实现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实战兵法。作者在10余年的传统产业互联网实践中总结出了这套“互联网+”兵法,它的心法秘诀是:柔、软、感、快。“柔”是指战略重构,要“变基因”,增强战略柔性,使战略变“柔”;“软”是指组织结构重构,要“变形体”,增强组织的软性;“感”是指商业模式重构,要“变玩法”,增强品牌感性,使商业带“感”;“快”是指运营系统重构,要“变速度”,加强响应客户速度,使运营变“快”。在这4字心法秘诀之外,本书还在战略层面从6个不同的维度对“互联网+”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讲解,这是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行动指南。面向互联网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最核心工作就是进行战略重构、组织重构、商业模式重构和运营系统重构。

战略重构需要从战略定位、商业模式、组织重构、资本金融、运营执行、平台打造等六个系统进行重构;

组织重构必须从组织理念、企业文化、组织设计、考核设计、人和组织平台化等六个系统方面进行重新设计;

商业模式重构需要从市场定位、品牌重塑、信息化升级、供应链再造、联盟打造和全面网络化等六个系统方面进行重新设计;

运营系统重构从品牌传播系统、社交网络系统、数据技术系统、产品开发系统、网络会员系统和网络销售系统等六个系统方面进行重新设计。

战略重构,是“变基因”,增强战略柔性,使战略变“柔”;

组织重构,是“变形体”,增强组织软性,使组织变“软”;

商业模式重构,是“变玩法”,增强品牌感性,使商业带“感”;

运营系统重构,是“变速度”,加强响应客户速度,使运营变“快”。

因此,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重构的目的就是增强企业

“柔”、“软”、“感”、“快”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互联网+兵法”四字诀就是“柔、软、感、快”。

《互联网+兵法》在逻辑上分为两部分:前6章是第一部分,偏重于战略。对“互联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刻解读;介绍了“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并指出要执行“互联网+”行动计划必须“天网”(Online)、“地网”(Offline)和“人网”(One)实现三网(3O)融合;指出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是“互联网+”战略的4大基石;对“互联网+”时代必须掌握的互联网思维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总结出互联网思维的“六脉神剑”。后6章是第2部分,偏重于战术。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解了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正确地进行战略重构、组织重构、商业模式重构以及运营系统重构,并对这4大重构进行了结构化解读,总结除了4字“互联网+”兵法。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新商业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商业思维的扬弃和颠覆,所以它并不排斥汲取传统商业思维中的优秀基因和精粹。

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具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要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外延会进行更新、补充和升级。

互联网思维六脉神剑包括互联网DNA思维、技术思维、用户思维、两丝思维、五跨思维和五众思维。

互联网DNA思维包括“交互思维”、“连接思维”和“联网思维”,它是互联网思维中最基本的思维。

技术思维就是技术驱动商业、技术改变商业的思维。技术思维最核心的是大数据思维,本质是 “基于技术,源于数据”。

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和用户交朋友、不断创新为用户服务的经营理念。用户思维的核心是口碑。

两丝思维就是“屌丝思维”+“粉丝思维”。其中,屌丝思维的核心是“得屌丝者得天下”,粉丝思维的核心是“得粉丝者得天下”。

五跨思维就是跨越思维,包括跨界、跨线、跨平台、跨组织和跨文化,本质就是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众思维就是社会化协作思维,包括众包、众传、众智、众筹和众造。


互联网思维六脉神剑

我认为,把握互联网思维并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掌握六大互联网核心基因,我把它称之为“互联网思维六脉神剑”。

《互联网+兵法》转型秘诀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互联网DNA思维

互联网DNA思维包括“交互思维”、“连接思维”和“联网思维”,它是互联网思维中最基本的思维。

互——交互

所谓交互思维是交流互动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不交互,就表明你不存在!这种交互是零距离的,这就给传统企业提供了过去传统商业环境很难具有的强大能力。

落实交互思维主要把握两点即可:第一,是需要与用户交流互动,第二是需要打造交流互动的载体——社交网络系统(后面章节会详述,请大家参看后面章节)。

联——连接

所谓连接思维就是在线连接的思维,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在线思维”。这种连接是一种“在线连接”,而且必须“永远在线”。因为,一旦企业不在线,就会疏于和用户的交互,甚至表明企业已经关门了。连接思维的内涵指可以连接一切,包括人人连接、人物连接、物物连接(企业与人连接和企业与企业连接也都是通过这三种连接实现的,所以没有单列出来)。

网——联网

所谓联网思维就是通过网状交叉的节点进行点对点联接的思维。在网络拓扑学中,节点是网络任何支路的终端或网络中两个或更多支路的互连公共点。通信传送网络中的节点,是信号的交叉连接点,是业务分插交汇点,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切入点,是信号功率的放大点和传输中的数字信号的再生点。有了节点,网络才是可运营,可管理的。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人、物和企业其实都类似一个“节点”,而一个个“节点”的连接就出现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网状交叉”。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连接,或者通过其他单个或若干“节点”的连接而“点对点”连接起来。六度分隔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连接平均不会超过6个人。而通过互联网,这种连接会更便捷、更高效。“联网思维”的启示是:只要联网,企业就可以通达世界,连接一切!

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曾鸣先生有一个演讲说: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三步走:第一步,在线。第二步,互动。第三步,联网。这也说明了“交互思维”、“连接思维”和“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思维最基本、最核心的思维,是互联网的DNA。

2.技术思维

所谓技术思维就是技术驱动商业、技术改变商业的思维。传统企业要确立技术思维,善于应用IT技术进行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当前,最核心的IT技术包括企业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等IT技术。

技术思维最核心的是“大数据思维”,其本质是“基于技术,源于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一项IT技术而是多项IT技术的综合,本书用这个词来表述是为了叙述方便的需要。企业信息化包括ERP、CRM等多项IT软硬件技术。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互联网化的基础,中国企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远远没有完成,完全可以和企业的互联网化结合起来加快建设步伐。

目前互联网思维的书籍、文章很多,论坛也很多,但是讲技术思维、强调技术思维的却少之又少!雷军、周鸿祎不讲IT技术是因为他们本身是IT人士,都是或者曾经都是中国顶尖的程序员,IT技术对他们来说早已经解决了,不是主要矛盾。另外一些专家或者大师不讲IT技术,是因为基本没有到传统企业一线工作或者深入考察过,不知道IT技术对于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至关重要性。

互联网的“交互”、“连接”和“网状”,以及各种互联网商业实践都是通过IT技术来实现。大数据营销更是依赖于IT技术,建立在大量的IT系统基础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像人的大脑既管理性思维又管感性思维一样,技术思维是互联网理性思维,其他的思维都是互联网感性思维,理性加感性,“美酒加咖啡”,互联网商业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句话:没有技术思维,不能善用IT技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都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3.用户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和用户交朋友、不断创新为用户服务的经营理念。我把用户思维的六项理念称之为“用户思维五角星理念”。

“用户思维五角星理念”图

《互联网+兵法》转型秘诀_第3张图片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原点和中心,没有用户,企业就不再具有经营的原动力,没有用户思维,互联网转型就没有了落脚点。

用户思维有两个关键点:

从“客户”到“用户”的转变

企业开发出产品之后,一般会有两种对象,一种是使用这个产品的,叫做用户,另一个是买单的,比如广告主、渠道商之类的,叫做客户。传统企业往往更重视客户,而不重视用户。而互联网思维则是倒了过来,以用户为先。当然,很多时候客户也是用户。

用户思维一定要向互联网公司学习。无论是国外的雅虎、谷歌,还是国内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一开始做出来的产品,都是只有用户而没有客户。比如腾讯的微信从一开始就是免费的,没有人给它买单,但是腾讯仍然坚持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追求客户的极致体验。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慢慢的也就有了买单的人。我现在没有微信盈利的数据,但是,我相信,微信的未来,盈利一定不是小利,而是大利、巨利!

“用户”和“客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具有很大区别!客户思维的关注点是“卖”,而用户思维的关注点是“用”。因此,用户思维的出发点是从关注“卖”到关注“用”,“卖”是企业与用户连接的真正开始,而“用”才是企业价值的实现。

在关注“用”方面,企业有很多功课要做。谁把这门功课做好了,谁就可以让用户与自己永远在线连接起来。小米科技在这方面就做足了功课,小米科技的硬件可能不赚钱,但是小米科技通过小米硬件把用户连接起来了,然后小米科技就有可能通过这种连接让用户购买小米科技的其他产品,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利润。

(2)从“用户满意”到“用户体验”再到“用户口碑”

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用户口碑是用户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追求用户满意度,第二阶段,追求用户体验,现在,企业都在追求用户口碑。用户思维的本质是超越用户预期,用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的话说,就是“豆腐价钱,烧鹅味道”;用360董事长周鸿神的话说,就是“矿泉水瓶子装茅台”。

4.两丝思维

两丝思维就是“屌丝思维”+“粉丝思维”。

“屌丝”思维就是面向最广大群体,即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

粉丝思维就是企业聚合拥趸者(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然后通过思想和情感元素,把他们培养成粉丝,即所谓“得粉丝者得天下”。粉丝思维的本质是“社群化”或者说“结社化”,核心五要素是“三感一鸣一连接”,即“参与感表达、存在感表现、信赖感强化、心灵共鸣(也称“精神共鸣”或者“心灵感应”,是思想共鸣的较高境界)及情感连接”,最核心的是“心灵共鸣”!这部分内容后边的章节会详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5.五跨思维

五跨思维就是跨越思维,包括跨界、跨线、跨平台、跨组织和跨文化。其本质就是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1年以超越过去3年、5年,乃至10年的倍速发展。

1)跨界:跨越两个或者以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文化、新模式或者新风格等。跨界合作对于一个企业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领域或者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产生新的亮点或者新的经济增长点。最主要的跨界就是跨行业,我们一般谈跨界也就是指跨行业。

2)跨线:这里的跨线特指跨越线上与线下。020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跨线思维。

3)跨平台:跨平台的一般泛指程序语言、软件或硬件设备可以在多种作业系统或不同硬件架构的电脑上运作。也可以指跨越不同的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平台而实现业务的延续和整合。五跨思维讲的跨平台,主要特指后者。

4)跨组织:跨越组织边界,产生虚拟组织。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流程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者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会产生很多跨组织的合作,并产生很多“跨组织”。

5)跨文化:所谓跨文化是指在交往或者运营中,参与者不是只强调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而是还能接受、容忍和融合对方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和谐共生、相互磨合和逐步实现融合的境界。

6.五众思维

五众思维就是社会化协作思维,包括众包、众传、众智、众筹和众造。

1)众包:指的是企业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2)众传:就是利用口碑传播的原理,找到一个极易让众人传播的“楔子”(能够引起流行、快速传播的元素或者前奏),让“口碑效应”像病毒一样低成本、高效率地传播出去,故又称“病毒式传播”。成功的病毒式传播,总会引起人们愿意将其分享给他人的欲望。比如,可以通过有故事背景的、便于快速复制的“流行语”(比如马伊刑给文章写的“且行且珍惜”,还有“凡客体”,等等);可以通过人为的或者计算机设置的好友互相邀请机制;可以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大家告诉大家,让大家传播大家,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万计的受众。

3)众智:就是在企业员工之外利用更多人的智慧进行“头脑风暴”或者研究。比如,企业广泛征集广告用语、标志设计;企业发起对某一问题看法的投票;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向全社会征集特定的电商课题研究;等等。

4)众筹: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主要包括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在商业模式重构中会详细阐述)。

5)众造:就是企业利用创客或者大众进行设计研发,然后进行单独制造或者协作制造。因此,众造思维还包括“众创思维”,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众创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兵法》转型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