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明断:超越团体迷思》


作者:【美】卡斯·桑斯坦 雷德·海斯蒂


1. 团体讨论中,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大家都倾向于让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保持一致,最后导致观点趋于雷同,没有新意见产生。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正因为羊群效应,很多会议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而变成纯粹的浪费时间。



2. 产生“羊群效应”的原因有三个:① 因为领导的权威而刻意附和;② 对自己观点不自信,害怕建议不被采纳;③ 看到已经讨论出了有倾向性的结论,不愿再提出其他意见,选择沉默。



3. “羊群效应”最大的弊端,是只强调大多数人认同的信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少数人掌握的信息,从而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4. 走极端,是“羊群效应”会导致的另一种错误:当某个观点被团队大多数人认同时,我们的自信会增强,在集体乐观情绪的影响下,很容易进一步强化这个观点,使它变得极端。比如制定目标时,领导认为销售能增长10%,但很容易被集体情绪感染,定下增长20%的夸张目标。这就是“走极端”。



5. 与羊群效应相对,一次好的团体讨论,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是“开脑洞”——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每个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想法。但开脑洞不是毫无目的的闲聊,这个阶段要明确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目标。很多会议沦为浪费时间的瞎扯谈,就是在这一点跑偏了。



6. 在讨论前,收集大家的观点并共享给团队的每个人,能有效避免“羊群效应”。比如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每次开会前,都要求团队的每个人提交备忘录,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同时还要阅读其他人的备忘录,了解其他人的想法,之后再进行讨论。



7. 讨论时改变发言顺序。随机安排发言次序,或让资历最浅的成员先提意见,都能避免附和领导、前辈的情况。这也提醒领导者要“少说多听”,鼓励成员分享,否则集体智慧很容易变成领导一个人的“智慧”。



8. 一个成熟的团队,应该有一些专门唱反调的人。讨论时引入这类人参与,能有效避免团队走向极端。同时,他们的出现,会减轻其他有不同意见的人面临的压力,让他们能更轻松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类人可能不受欢迎,却是领导要保护的。



9. 跨部门讨论时,专家是一定要引入的一类人。因为专家身处各方利益之外,不惧怕挑战大多数人的观点,能毫无负担的提出不同意见。为了防止讨论变成各方利益的撕扯,最好在讨论前就明确点出谁是哪方面的专家,让其他人心里有个预判。



10. 在全面讨论后,会议的第二个阶段,是“聚焦实干”——不再需要多元声音,强调在可行性的限制下,找到最佳方案。“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个非常实用的衡量标准:通过估算成本和可能带来的收益,找到净收益最大化的方案。



让我们对《明断:超越团体迷思》这本书的作者卡斯·桑斯坦和雷德·海斯,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一次好的团体讨论,要分为两个阶段:先鼓励多元视角、充分讨论,再通过可行性筛选出最佳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