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室长篇 |01《最后诊断》

以下对阿瑟·黑利《最后诊断》的评论纯粹个人掰扯,众口难调,仅供参考(严重剧透)。

喜欢的:

内容 - 专业

作者为了写故事而去研究医院到这份上,也是有够拼了。从接待入院,到化验,到死后停尸间解剖,作者对医疗机构的了解绝对不亚于医院在职人员,甚至可以说更为全面。
尤其是第3章,解剖非常带劲,冷笑话让人体会到恰到好处的职业倦怠,内部操作的解说让人有知道“内幕”的兴奋感。

内容 - 破除迷信

人们对医院总是抱有过高的期待,而实际上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是人,高尚的庸碌的得过且过的锐意进取的都有。作者展现了医院真实的一面。每个人都是表面上看上去专业,而实际上也有抓瞎的时候(尤其是故事中对诊断骨肉瘤的艰难抉择),只是没让患者知道而已。
是时候让大家知道“病例讨论会”的存在了,医疗事故的不可避免,让它得见天日其实可以促进培养公众的就医心态——不是来治就能好的。

技术 - 空间感

一开篇就是地理空间,而后围绕医院各个部门、院内外安放人物。作者拉拉杂杂写了一大堆人,但每个人都有他的位置,读的时候即便是配角也不会被完全遗忘,每个人都有大致的活动范围,人多而不杂乱。大概这也是作者能写得慢条斯理的原因吧。

不喜欢的:

技术 - 人物模糊

尤其是第一章,一大堆人走马灯一样轮番上场。作者大概想给一个概览吧,结果真的就只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大概印象。如果不重读,大概少有人会发现后文出现的人物其实第一章出现过。
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公。仔细想一想,也许是外科主任和病理科主任这两人?感觉故事的视线跳来跳去,并未连贯。
作者后文也许想用医院面临关停来表现事态的严重,可惜,那又不是我的医院。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角让我能够代入、深切地体会他对医院的深情。
即,没有深入开掘某个人物。如果以《故事工程》里的三维人物标准,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最多停留在第二维。

内容 - 对医院的解读略浅

作者赞颂了医务人员们为医院的付出,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认真负责。故事中最坏的角色也不过是个小配角,排挤新同事、对主角的错误推波助澜。
(我其实更期待看到医院这个本该被道德的探照灯钉死的地方,其中会有怎样的人性挣扎。比如惯常的职业倦怠,如果面临突如其来的内心拷问会如何。而故事中,拷问一个虽然跟不上时代却兢兢业业的病理科主任,有那么点欺负老实人的感觉。)

技术 - 对反派的塑造跑偏

如果病理科主任是反派,如果他背后的反对改革的顽固资本家是反派,这反派其实不那么强大,甚至让人觉得冲突没必要,好好沟通就能解决问题,故事的趣味性(看点、紧张感)也就不那么强。
也许有人说这是一个不为了趣味性而写的故事,这是一个严肃而真实的故事。呵呵,真实的世界往往更戏剧、冲突更甚。

技术 - 细节不足,感染力有限

这篇故事未能打动我的原因:婴儿的死固然可怜,但作者并没有给我营造足够的移情,我并不那么心疼这个婴儿,书面的死亡本就是苍白的。这个死亡的故事高潮对主人公来说也许是强烈的冲击,对我来说是细弱的。
此外,伤寒导致医院面临关停、骨肉瘤的结果也在故事高潮部分交织,只是这三个事件并未有什么联系,读上去感觉就像是凑巧一件件排着队解开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本室长篇 |01《最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