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残缺寻找幸福

带着残缺寻找幸福

——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我看了两遍,遗憾没能去影院看,那样一定觉得更为震撼。第一次看,在网上,看到半途家里有事,不得不中断,但影片给我心里的那份沉重看电影时很少有。看两遍我都流泪了,为那么多在地震中肢体或者心理残缺过的人们,他们至今依然带着残缺在生活中寻求完美,让人心痛。冯导说这部片子是疗伤的影片,确实,如果有一剂良方,能治愈他们的残缺而成为健全,不能不说功德无量。

元妮(徐帆饰)是影片中受苦最深重的人。她不仅仅承担着对舍生救她的亡夫的爱情,还背负着放弃了女儿生命的莫大自责,独自照顾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胳膊的儿子。她把后半生留在了唐山,留给了地震中失去的亡夫和女儿,用心独守住曾经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不让外人踏入。在感情上她很孤单,生活上她很艰辛,但她不觉得苦,她自己说,这样满好的。虽然旁人都觉得她太苦太难,因为她守住了心里的牵挂,虽苦犹甜。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造就了不一样的生活境遇。元妮的选择,在旁人看是一剂苦药,在她,却是对她内心最好的慰藉。元妮的经历是传统中国妇女的人生轨迹。

所幸的是元妮的女儿方登没有死,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没受一点儿外伤。但从她压在楼板下面,听到妈妈嘴里说出"救弟弟"这三个字的时候,她的心就已经死过一回。从此她成了“有妈”的孤儿,被当时在唐山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大校军官王德清(陈道明饰)夫妇收养,她成了王登,在养父母家享受着视如己出的爱护和养育,但她心里那道伤却无形地横在那里。多少年,她不愿意回唐山看看,找找亲人。当她在大学里恋爱怀孕后,不愿意做人流手术,最终退学做家教独自抚养女儿,承受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艰难。

影片中王登的人生是曲折而又富裕现代气息的。她做未婚妈妈独自抚养女儿,又和比她大十六岁的洋律师结婚后移居海外。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赶回国做志愿者,在那里看到一幕幕母爱的场景,在那里巧遇了同样做志愿者的弟弟方达,在那里完成了她心灵的救赎。当她随弟弟见到母亲后,来到母亲为她和她的爸爸立的墓碑,看到碑穴里一摞摞从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她痛彻心扉得哭喊道:我对不起你啊,妈妈!弟弟能活着,多好啊,我为什么要恨你!

影片中方达是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写照。读书考研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学会生活才是人生本来的主题。还有养父王德清对王登视如己出的爱,被陈道明演绎得很纯粹很淋漓,尤其是王登的男友(陆毅饰)在王登退学失踪之后弃之不顾,被气愤难平,难以自控的王德清一掌击中,养父对女儿的爱,让人动容。还有王登出国前回家向养父辞行。养父见到久别的女儿和外孙女,惊动和兴奋溢于言表,这些细节被陈道明演绎得非常细腻到位。

看过影片之后,沉淀在心里的是浓浓的亲情。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情,更有人间的大爱,超越了血缘,成为至亲,如夫妻,如养父母。影片通过唐山地震后创伤中人们的生活唤起我们对亲情的挚爱,对亲人的至亲。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亲情,都是人们心里最深情的呼唤,是人们永远都无法割舍的情缘。

2010-08-29


您的阅读、留字、点赞、打赏给了我继续写作的动力,感谢您!欢迎转载分享,请简信取得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着残缺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