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行 · 礼佛篇

         佛说,法不孤起,仗缘乃生。自皈依后,常有因缘和合之事发生。比如,此次清迈之行。

         2016年4月2-7日,我们踏上了朝圣之路。50万人口的小城,居然有300多座寺院,其密度之高,实属罕见。

        清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13世纪,孟莱王就定都于此。清迈的黄金时代是在提洛卡拉王在位期间(公元1441到1487年),他建造了柴尤寺,完成了契迪龙寺,并于公元1455年在柴尤寺举办了第八次世界佛教会议,将兰那的文化带到全盛时期。

                    【契迪龙寺】

        契迪龙寺,又称大佛塔寺或查里鲁安寺,是清迈最大的舍利塔。创建于1411年,在清迈市内六大寺院中最为著名,与帕辛寺同为清迈地位最崇高的寺庙。

        寺外入口处,华盖下,佛陀端坐,法相庄严,慈目视众。

         入得寺内,佛殿内有金色释迦牟尼佛涅槃像,不由五体投地,长叩不已。待得起身,已然身心俱清。耳旁似有言说:无为空,有为空,内空外空,大空小空,皆归一空,更无别空。

         转身来到大佛塔前。这座造型独特的四方形大佛塔,建于1441年,毁于16世纪的一次地震。虽无塔顶,但依然是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塔的南侧有6个象头雕像,其中5个都是后来用水泥修复的赝品,只有最右边用砖头砌成的是真品。可惜的是,经年的风吹日晒,象的鼻子和耳朵都损坏了。四方形佛塔的后面有两座殿堂,每座殿堂中间的玻璃橱中端坐着身披袈裟的高僧蜡像,目光炯炯,栩栩如生。

        寺内除了主殿、小佛殿、僧房外,还配有图书馆、博物馆和僧侣学校。随处可见僧人拿着厚厚的书本从僧舍出来,静静地坐在菩提树下专心阅读。

        择一隅,席地而坐,无须屏气,却已凝神。满目红瓦白墙,法幢轻扬,时有僧侣赤足徐行,如此淡定、从容,不惊、不怖。蓦然领悟:精神的富足,足以消弥外来纷扰。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帕辛寺】

         帕辛寺(普拉辛寺,别名双龙寺或舍利子佛寺), 是清迈规模最大的佛寺,与契迪龙寺同为清迈地位最崇高的寺庙。由孟莱王初建于1345年,用于供奉其父亲的骨灰。这是一座由白象选址,皇室建造,充满传奇色彩的庙宇。

        传说,有位斯里兰卡高僧带了几颗佛舍利来到泰国,其中一颗在兰那第六个王的寺院供奉了13年。他为了让百姓也能供奉佛舍利,就让4个士兵跟随自己的白象寻找圣地。大象一直往现在的素贴山走,来到现在的塔址处停下,然后就去世了。王就在此建塔。由于山路两旁有两条金龙守护,故名“双龙寺”。

        帕辛寺是座混合了缅甸和兰那风格的寺庙,主殿是两层建筑,尖顶飞檐。泰人妙思,以龙身为檐,龙首昂立为翘角,颈项处常有铃铛垂饰。门窗则饰以多重带金边的精美木雕,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晓风过处,铃音袅袅,梵语声声。寺内正中有一座高约20米的大金塔,建于16世纪,据说塔内保存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塔顶有泰王所赠的水晶莲花。东西南北复有4座佛殿,长廊相接,呈四方形。每座殿内供奉金身大佛一尊,正殿莱甘堂内供奉着被视为泰北最具灵性的三尊佛像,可惜至今不知名号。廊外,青铜铃鼓成排而侍,红砖黄铜平添厚重。

        寺院周围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两条用彩色玻璃和扇形彩釉小瓷砖镶嵌的巨龙,各有大小7个龙头,雄踞石阶两侧,龙首高翘,威风凛凛。长约150多米的龙身随石级起伏而上,一直伸展至佛寺门口。石阶重重叠叠,共309级,颇为壮观。

        驻足寺内,竟没有折返的念头。围着金塔,制心一处,一圈一圈,默默绕行。这里,没有分别,没有嗔忿,没有怨对,只有对佛法的敬畏,对佛陀的虔诚,和对天地万物的赤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迈行 · 礼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