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的身份定位--我是谁,你是谁

(1)

转瞬之间,到美国做访学已经半个多月了。直到现在,看着窗外一座座矮矮的红砖绿瓦的房子,看着与我完全不同的金发的,红发的美眉从身旁走过,我都不能确定自己是在梦境中还是在真实中。

不确定的原因在于对自我身份的质疑。没错,我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大学老师。但是在这里,没有老公亲密相伴,没有孩子膝下承欢,也没有父母可以让我慈乌反哺,没有学生可以让我传道授业。没有了这些,我是谁?

我是拿着手机,用着google map晕晕乎乎找教室的路人,我是课堂上云里雾里弄不清作业的听课者,我是超市里迷迷糊糊看不懂食物是什么的采购者,也是大商场里发现了打折的名牌,因而一惊一乍的疯狂血拼者。

很明显,这样的我,是一个懵懵懂懂,战战兢兢的外来者,仿佛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来到这异国他乡,来身临其境的感受的异国文化。

(2)

我迟早会回到我的身份角色里,而在美国这段如同梦境般的经历让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身份所带给我的美好和桎梏。因为是妻子的身份,从而对丈夫生出许多的期许和托付,却忘记了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因为是母亲,从而对孩子和自己傻傻分不清,分不清自己所做的是控制还是爱。因为是女儿,从而对父母的宠爱与帮助理所当然,啃老啃的毫无愧色。因为是老师,从而对学生总是以过来者自居,不能做到平心静气的尊重其生命的必经阶段。

身份带给我安全感,在由不同身份构成的我的这个身份中,我感觉到温暖感觉到价值。而身份同时带给我太多信念中的应该,从而让我的爱人亲人压抑不已。

(3)

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告诉我们身份对人所产生的巨大桎梏和影响力。

这项研究的对象为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体和精神健康病史,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事先都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实验中,他们通过扔硬币被随机分为囚犯和看守。

根据实验进展,研究最初的二十四小时内,在几乎没有得到指令的情况下,“看守们”便开始对囚犯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囚犯”变得逆来顺受,丧失自我感,没有只言片语的反抗。实验中出现的行为如此极端,导致本计划持续两周的实验,在仅仅六天之后便被终止。

这个实验可以看到,身份定位对人的思想,感受乃至行为意欲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

曾经读过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一书,在谈及人与人的沟通时,书中指出,“最快最简单同时又是最本质的改善沟通效果的技巧,就是改变对方在你心里的身份定位。同时,把自己的身份清楚地定为好,自己也会有效地影响对方的思想、清晰感觉和行为意欲。”

当时看到这段时没有看懂其中的深意。感谢这如梦境般的美国之行,让我在失去身份的同时真正看到自己更恰当的身份定位,更加懂得珍惜和爱。

我相信,当我回到我的身份,回到属于我的真正现实,我会带着感恩带着尊重,抛弃应该之暴君,去与我生命中的重要关系做最亲密的链接。

看来,有的时候,让自己完全抛却原有的身份束缚,才有可能找到更恰当更利于亲密关系的身份定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中的身份定位--我是谁,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