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真意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0-25

多思考可以少走弯路

关键词:需求 结构 数量 势能 动态
总字数:1198字 推荐阅读时间:5分钟

今天与建众的执行总裁聊课程内容如何优化,本来聊得非常顺利,但挂掉电话之后我开始逼问自己:

我们在讲的供需连究竟是什么?
我们在讲的PMF究竟是什么?
当「供」被简化为「P」、「需」被简化为「M」、「连」被简化为「F」的时候又损失了什么?
供需连被还原到真实的世界中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还有什么?

这似乎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当时似乎没有人问「什么是供需连」

当我们高声大喊「创业机会就是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你来实现!」的时候,当我们一致认为「企业家就是用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的时候,我们却惊讶地发现我们对「需求」两个字的理解好像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清晰。

我们见过非常多的需求分类:

  1. 马斯洛需求理论
  2. KANO需求模型
  3. 痛点、痒点、爽点
    ……
需求的真意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0-25_第1张图片
KANO二维需求模型

我们可能学过发现需求的四大工具:

  1. 问卷调查
  2. 用户访谈
  3. 可用性测试
  4. 数据分析

可能也知道发现需求的六个关键点:

  1. 为产品赋予魔力
  2. 化解生活中的麻烦
  3. 构建完善的背景因素
  4. 寻找激发力
  5. 打造45°精进曲线
  6. 去平均化

但看完之后,似乎所有人都对「需求」二字本身避而不谈。

反而是李叫兽提出了一种说法,最是究竟:

落差:是理想与现实之差
欲望:是「落差」可以被「目标物」满足
需求:是「有能力」让「目标物」填补自己的落差
所以>>「需求三角」=「落差」+「目标物」+「能力」

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是「落差」?
落差可以是,我想考60分及格,但实际只考了59分,差1分;
落差可以是,别人家的都有对象了,但你没有,差个对象;
……
或者说,落差就是不同,而且有且只有两种:

  1. 结构差异,就好像「适婚年龄」就应该是「有对象,男女的那种」
  2. 数量差异,就好像「考试分类」就应该是「不低于60分」

其中「结构差异」如果看到背后的「参考系」,还可以再细分出两个小类别:
1.1 势能:就好像同样的一块石头,放在山顶和放在山脚,其势能不同;
1.2 动态:就好像一块石头,它静止的时候和以光速运动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常开一个玩笑:
阿基米德找到支点也撬不动地球,因为没有这么长的棍子,而且他也没办法走到足够远的地方把棍子推动,在过去的路上可能就已经老死了。
这就是有「落差」但「目标物缺乏」且「能力缺乏」的典型案例。

偶然间又想起来一句老梗:

手里拿着个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这句老话说的其实是当「目标物」和「能力」都具备的时候,我们会更善于发现「落差」了。

进一步推导一下:「不满意7天无条件退货」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逻辑呢?
其实,当然是一样一样的。

沙发,先买回家,不满意退货;
鞋子,一寄两双,留一双退一双;
水果,保证好吃,不好吃三无退货;
……

需求的洞察很难,但看到一个就会成就一家企业。
你可以问一问自己,对于你的客户/上司而言:

「落差」是什么?
「结构」有何欠缺?
「数量」是否需要调整?
「势能」是否需要变化?
「动态」是否需要干预?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你也可以转发出去,或许会帮助到你身边的朋友。

我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需求的真意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