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通量讨论阿托品与多焦点接触镜

       目前控制近视眼有三种方法被国内外认同,强光、阿托品、多焦点接触镜(OK镜只是一种附带多焦点性质的设计)。过去我们讨论多焦点RGP控制近视作用机制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考虑旁中心远视性离焦机制,但是这个机制有一个严重缺陷,就是为什么还有远视眼?为什么欠矫还会导致近视发展?自从强光控制近视被大家认识后,问题发生了变化。强光、阿托品、多焦点接触镜这三种控制近视的方式是单摆浮搁吗?显然不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显著增加了光通量。我们先假设光通量学说成立,那么阿托品与多焦点接触镜对光通量的影响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眼睛的屈光系统比较复杂,因为有晶体和前后介质差,所以主点与第一面的曲率中心不是重合的,例如gullstrand简化眼,角膜曲率半径是7.8mm,但主点是7.1mm,这会对数学计算造成很大麻烦。好在差异不大,我们先用一个标准透镜来模拟一下,以说明问题。

假设一个类似角膜的单折射面,曲率半径是7.0mm,光栅(瞳孔)半径1.5mm,距离前顶点3mm处。如果这个光栅半径从1.5mm调整到2.0mm,那么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冠球面面积从15.6平方毫米增加到30.5平方毫米(简约计算,不是很精确)。也就是代表光通量增加了约100%。

        再假设,光栅不动,距上述单折射面中心2.5mm开始,折射面曲率半径变为6.0mm。由于周边折射面的主点前移了,入射角增加了。经过计算,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冠球面面积也从15.6平方毫米增加到30.5平方毫米。

        从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假设光通量学说是存在的,那么通过周边离焦+15%屈光度的方式,可以达到阿托品一样的控制近视效果!由于阿托品扩瞳是不可控的,事实上它受瞳孔开大肌的约束,而且可能有很多副作用,如睑板腺抑制,破坏泪膜稳定性等。而多焦点RGP的周边离焦量是可控的、物理的、完全可逆的。而从目前RGP工艺角度周边离焦+30%是没有问题的,假设我们将上述单折射面周边曲率半径减少到5.0mm,通过计算发现,光通量可以增加200%以上!所以假设光通量学说存在,多焦点接触镜是控制近视更有效的方法。

        如果光通量学说不存在,强光实验的机制、阿托品药效学,多焦点接触镜的作用机制都无法说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光通量讨论阿托品与多焦点接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