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礼仪4】

上古的三皇是指的女娲、伏羲、炎帝,据说伏羲是三皇之首,黄帝则是五帝之先,尧和舜都是神话了的部落联盟长,他们几位带了头,以后的圣王,或比圣王低一等的明君,或比明君还低一等的候补明君,以及预备辅佐他们平治天下的儒臣门,便都相当地重视服饰的事情,而且往往能“上纲上线”到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高度。

比如衣襟向右开(右衽)还是向左开(左衽),就不是可以马虎的小事。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讨论对管仲的评价问题。他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不仁。因为管仲原是公子纠的师傅。齐桓公(即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另一位师傅召忽因此殉节而死,而管仲非但不自杀,反倒投靠桓公,成了桓公的得力辅佐,这不是叛徒吗?怎么能算是“仁”呢?孔子却说,啊!要是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只怕都早已披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可见,在孔子这里,衣襟向哪边开,至少比谁当国君要重要一些,也比什么“从一而终”要重要一些。

这就很有些非得要弄清姓资姓社,分个白猫黑猫的味道了。其实,不管白猫黑猫,能逮老鼠就是好猫。同样,也甭管右衽左衽,穿着舒服漂亮就是好衣服,哪怕当中开缝也行。然而孔子他们不这么看。在孔子他们看来,衣襟要是开反了,就会从文明变成野蛮。儒家是很看重这个区别的。用他们的话说,就叫夷夏之别。夷就是蛮夷,也就是野蛮人;夏就是华夏,也就是文明人。文明人和野蛮人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是吃饭不同——野蛮人吃生肉,文明人吃熟食。再就是穿衣不同。

《礼记·王制》说:东方的野蛮人叫“夷”(东夷),披头散发,身上刻花纹(被发文身);南方的野蛮人叫“蛮”(南蛮),也是光着身子,脸上脚上刻花纹(雕题交趾);西方的野蛮人叫“戎”(西戎),披头散发,拿野兽皮裹在身上(被发皮衣);北方的野蛮人叫“狄”(北狄),拿鸟羽毛做衣服,住在洞里(衣羽毛穴居)。这些都是不开化民族,通通只能算作野蛮人,没法和华夏民族相提并论。

说到这,我们现在经常见到各种美女们经常在各种场合长发飘飘,包括在校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也不爱束发,喜欢那一头长发的无拘无束,美则美矣,确实也挺自由随意,但如果我们知道了夷夏之别,从文明到野蛮,或者从野蛮到文明,到底如何选择,至少还是要分场合吧。

其实华夏民族先前也是茹毛饮血光着屁股的。能拿兽皮鸟羽遮遮身子,就很不错。任何民族都有一个开化的过程。开化之前,谁不是这样?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既已得了“先王教化”,衣冠楚楚起来,自然要视披发文身为野蛮,羞与为伍。甚至连衣襟向左边开都要视为奇耻大辱,不能接受。

所以说服饰是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是有文化与没文化、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分水岭,那当然不得开玩笑。因此,一个中国人,如果穿上了“夷狄”的服装,就会为他人所不齿。比如《阿Q正传》中的那位钱太爷的大儿子,从东洋留学回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一身的西装革履,手上还拎了根“司的克”,自以为摩登得了不得,可是父老乡亲都不吃那一套,背地里叫他“假洋鬼子”。鬼子已不是人,何况还是假的!自然不但人格卑下,只怕连“鬼格”也没有。

                                          -2018.4.3-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饰礼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