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中国人为什么爱玉?
二、工作狂的那些事
三、幸运感带来幸运
四、科学管理的本质
五、投资的最佳策略是“什么都不做”
一、中国人为什么爱玉?
玉这种石头之所以受到推崇,跟中国文化当中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有关。当然,在儒家没有产生之前,中国人已经很崇尚玉了。但是中国文化有一种观念,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并且早在儒家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那就是——中庸。
如果对中庸这个概念困惑不解,可以把玉作为一种参照物。玉,本质上是石头。石头至少有四大特点:
硬。硬梆梆的,鸡蛋碰石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都是因为它硬。
干。一块石头就是干枯的,石头具有防水的功能,水是很难渗透到石头当中去的。所以,稍稍的一块石头,哪怕是一块湿的石头很快它就会变干了。
冷。这一点,中国人跟西方人是有共识的。我记得美国思想家潘恩,就是写《常识》的那个人,他很讨厌华盛顿这个人。他说:“大家都在讨论给华盛顿立一个雕像,我建议不用立什么雕像,就是把一块石头放在一个底座上,那就是他的雕像,冷酷、僵硬,这就是华盛顿。”
不透明。石头跟玻璃很不一样,跟钻石就更不一样,它不透明。
如果干、硬、冷、不透明,是石头的特点,那么它的反面就是湿润、柔软、温暖和透明。
儒家有一个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就是公允、公正的,执着它的中间,不要偏离,始终要抓住那个最恰当的点,就是河南人说的那个“中”。 在儒家文化当中,极端是一种最糟糕的价值,所谓君子就是”允执厥中”的人。
那在干和湿之间、硬和软之间、冷和温之间、透明和不透明之间有一个中的状态,那个中的状态就是玉。
软
一块好的玉看上去一定是让你感受到有一种湿润的感觉。虽然它是石头,但你看上去很软,你摸起来是硬的,但是看上去很软。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朋友手里在玩一个玉制的把件,好几个人都是当时都有这种感觉,“你玩的是一块橡皮吧?”看上去真的是有一种橡皮的感觉,它很软。但如果你用手摸的话发现它很硬。
温润
同时,好的玉看上去一定不是让人感觉到冰冷的,它是一种温的感觉。古代用的玉杯,不管有多烫的水倒到里面,外面只是感觉到它的温,而不感觉到它的烫。 有一句话用来形容儒家的理想人格,也就是“君子温润如玉”, 或者说温润如君子的玉。
——吴伯凡《6.14 | 玉与中庸》
二、工作狂的那些事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最厉害的人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人。有人做过调查,每个领域里,基本都是10%最强的人干了这个领域80%的工作。比如学术界,大部分最重要成果是少数科学家做出来的。
有些围观群众以为,高水平工作要使“巧劲儿”,只要你干活聪明,就不用花这么长时间,对吗?错了。真正的高手就没有不聪明的。有什么工作诀窍要是好使,肯定所有人都会这么用。现在的共识是,想要成为高手,你的智商必须要达到120 —— 而只要达到120,再高的智商意义就不大了,剩下的就是比谁的身体好,谁能投入更多能量,谁有足够耐力坚持下来。
深有同感,而且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了“技巧”,你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因为这个新的“技巧”引发了你更多的兴趣去尝试、完善。
我上大学的时候到数学系听过一位名师的课。那个老师很实在,他有一次在课堂上说,想当数学家,你得有连续作战的能力。如果熬夜打了一晚上麻将,第二天早上就不能精神抖擞地工作的话,那你就别干了。
古代的人以空闲时间多为荣,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以忙碌为荣。底层员工每周工作标准40个小时,高管人员常常要工作60小时以上,还都是主动的。特别能挣钱的人,往往没什么时间花钱。
那这帮人图啥呢?高强度的工作难道不累吗?工作累不累,取决你干的是什么工作。
沉迷于电子游戏的人没有抱怨苦和累的,而好工作就好像游戏一样有意思。很多研究表明,如果你干的工作对你特别有意义,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就不但不痛苦,反而是幸福感最强的活动。所谓“有意义”,心理学家发明一个概念叫“个人特征强项(signature strength)”,也就是特别适合你的工作领域 —— 两个标准:1)你必须觉得这个工作很重要;2)你必须非常擅长这个工作。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做这样工作的人,连寿命都延长了。
心流状态。
事实上,真正打击人的不是“工作”,而是“失去工作”。有研究表明,失业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而且是永久的。一旦失业,人过早死亡的概率就能提高2/3。精神很痛苦,哪怕后来又找到新的工作,一想起来当初失业还是受不了。退休也是一大杀手,工作的时候本来状态很好,一退休各种病都来了。
……
有人做过调查研究,特别厉害的高手,天才式的人物,大多对家人不管不顾。莫扎特的妻子生孩子的时候,莫扎特在另外一个房间继续作曲。
那如果这些人良心发现,选择多陪陪家人,会怎么样呢?答案是他们的工作生产力将会下降。
有个针对男性的研究发现,科学家、作家、音乐家、画家,甚至犯罪分子,都是一结婚就不行了。比如科学家,从结婚那年开始,出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就会下降。而他那个不结婚的同事,哪怕年龄变老,只要不结婚,就可以一直维持很高的产出。
极端的成功需要极端的做法,这就意味着很大的牺牲 —— 而且牺牲的都不是自己,而是亲人。
平衡
如果你放弃追求极端的成功,那么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反而对你的工作是有好处的。比如研究发现,给小孩充分的时间玩,他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孩子可以同时也是爱玩的孩子。
我们之前讲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常常就是在特别放松的情况下获得灵感。很多人是在洗澡的时候获得灵感,就是因为洗澡的时候人非常放松。
睡眠很重要。睡眠充足的人,记忆力、反应速度、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更好。超长的工作时间其实并不好。有研究发现,如果你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个小时的话,那么从第55小时以后的那些时间,其实是没有什么产出的,这个活儿还不如不干。
所以你需要玩闹、有点幽默感、充分的休息、多留出点时间跟家人在一起、时不时出去度个假,这样还可以获得最佳工作状态。
而且使巧劲儿也是可以的。《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跟巴克尔说了一个经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上起来过一个小时之后开始工作,连续工作两个半小时,是最佳工作时间。如果你七点起床,那么从八点到十点半,就是你精力最充沛、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最重要的工作放到这个时间段干,然后剩余的时间完全可以放松。
而这一切的一切的前提是,你想要一个更完整的人生,而不是一个极端的成就。像马斯克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过了上午十点半就放松。
——万维钢《日课210丨谁愿意嫁给爱因斯坦》
三、幸运感带来幸运
挪威心理学家卡尔·泰根花了好多年,跟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一起开展了对幸运的研究。他们发现,觉得自己很幸运的幸运感,对人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幸运本身代表一种世界观,它会影响大脑的运作方式。那些相信自己很幸运的人,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更强,更乐观,而且不容易焦虑。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惠思曼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分别看一份报纸,要数出报纸里一共有多少张图片。但惠思曼偷偷把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了报纸的第二页上。他发现,觉得自己幸运的人更容易发现这条提示,然后很快得出正确答案,而那些觉得自己不幸的人,更容易错过这个线索,最后没能发现提示的存在。
感觉到幸运,会增加一个人对周围机会的敏感度,还会提高工作效率和计划性。而那些觉得不幸的人,无论是执行力、计划性还是组织力都会大大削弱,而这只会让他们遭遇更多不幸,陷入恶性循环。
| 如何让自己更幸运建议一:改变心态
首先,要改变心态,也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当发生了倒霉事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说“为什么是我?”以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作者说,这没有用,只会让人产生自责情绪,嫉妒他人,甚至产生攻击倾向。看待一件事情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取决于比较的对象。
跟没有遭遇灾难的人比,是往上比,你会觉得特别倒霉。而那些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往往是跟那些遭遇了更惨烈状况的人相比,是往下比。往下比较会唤起正面情绪,甚至是感恩。
| “乔治·巴莱效应”
一种心理学现象。来自于一部老电影《生活多美好》,主角乔治·巴莱认为自己非常不幸,打算在圣诞节自杀。结果上帝派了一个天使,带他去了一个没有他的世界,发现因为没有他的存在,很多人的生活变得很糟,特别是他的家人、朋友还有同事。于是乔治·巴莱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时,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从此心存感激。
“乔治·巴莱效应” 指的是,假设一件对你特别重要的事没有发生,你会变得多么糟糕和不快乐,再对比现在的状况,进而产生的满足和快乐的情绪。
2004年,印尼发生大海啸,泰根采访了85位灾难幸存者,发现,两年之后有95%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哪怕他们的圣诞假期被毁、财物受到损失,但他们活了下来。如果当时不幸去世,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改变心态来看待不幸。
| 如何让自己更幸运建议二:采取行动
幸运的反义词不是不幸,而是安全。任何幸运的发生,都意味着冒了一点险。中彩票很幸运,但你也为此冒了花钱没中奖的风险。
我们会觉得幸运,是因为我们突破了生活的常规,做了以前自己并不会做的事,只有多去尝试新鲜事物,才会更容易发现惊喜,而这些惊喜会产生幸运的感觉。
——马徐骏《鹦鹉螺》| 正确认识幸运,才能更幸运
四、科学管理的本质
科学管理听着艰深,其实核心就两条:
把要管理的事情按照作业链条分成若干个程序上的细节;
把每一个细节的效率提到最高。
打个比方,你想象一下小餐馆的后厨。没有科学管理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又切菜,又炒菜,有时候还得抽空抽根烟。有了科学管理之后呢?首先,所有的作业流程被分成了洗菜、切菜、抓码、炒菜等环节,每个人专门负责一个环节;第二,老板监督每一个环节上的人都努力做到标准,就能高效。做到这两条的餐馆,就是一个科学管理的餐馆。你可以留意下身边的管理活动,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管理其实都是基于这两条的。本质上就是把作业过程分细,然后改善每一个环节上的效率。
新困局:脑力劳动者的管理
德鲁克预估说,因为泰罗和福特,体力劳动的效率提高了50倍。但德鲁克也说,科学管理并没有解决脑力劳动的生产效率问题,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脑力劳动。德鲁克说,脑力劳动者,或者知识工人的生产效率在20世纪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还下降了,这将是21世纪管理学最重大的问题之一。
这就是我们今天创业为什么会面临更加困难的管理问题,生产线的出现,把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机器运行的速度和节奏代表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由此可以管人、控制人、提升管理的效率、提升工人工作的效率。人类通过关注效率把100年前不知道怎么管理工人的局破了,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人的创造力在企业产出中占的比例大了,而对人的创造力的管理用秒表是没用的,所以如果你丧失了人心,机器、流水线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效率会从另外一方面偷偷地损失掉。
我曾经在新加坡参观过一个工厂。在这个企业里,本来也是有流水线的,但是后来老板把流水线拆了,把需要的装配产品固定在一个宽大的生产车间里,让工人可以自由选择在什么时间在哪一个半成品上装配零部件,让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自主性。我曾问过老板为什么这么安排,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想让企业的员工有被尊重的感觉。今天即使是体力劳动者,他所从事的工作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工作,都有心力的付出,所以必须要尊重人的自主性,减少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因为流水线式的工作往往伴随着外部的强制性。
新加坡这所工厂告诉我们,在新的时代,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寻求一种效率上的平衡,就是来自于人心的效率和来自于外部强制力的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更高的管理境界,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和你谈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
——宁向东《003讲:科学管理|伟大的效率破局》
五、投资的最佳策略是“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不仅是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最难做到的事。
所有投资里面需要做出的努力,其实都应该在投资之前做完,而真正开始投资活动之后,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都不做”。操作得越多,你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投资项目需要你不停地努力操作,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进入。
但是这多半是有过亲身经历之后,才能真正深刻理解的道理。
——李笑来《问答02 | 你能理解“什么都不做”的重要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