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

桃行妙言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张图片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2张图片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3张图片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4张图片

karma

来自桃行妙言

00:0002:50

葵每周都到文殊院参拜。

这天,她听着《karma》看寺院生活体验营报名通知,想起第一次听这歌是看电影《这儿是香格里拉》,季玲在独克宗古城半夜梦回,看到自己跑向龟山寺。“索呀啦,在深山里藏有一个宝藏。索呀啦,想要什么它就给什么。” 藏族小男孩牵着马带着她走在雨崩里,唱这一句。在神瀑前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红河谷》说,拯救别人的,被称为度母。季玲是自己的度母。

她记得给旁人讲karma是个梵文词

指“因果”“因缘”“业”的时候,对方那茫然的眼神。

众生呐。

很容易记得自己是在一条船上,忘了自己是在一条河上。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5张图片

一层层筛选后,葵带着行李来到这个让她安心的地方。

意料中的舒服,又出人意料的好看。

住处是一排敞铺子,八张蓝白相间整洁又宽窄适中的床。让她想到幼儿园一排小朋友挤着入睡的样子。

她暗自思量,不知挤着入睡的,会是怎样的人?

淡灰色僧侣包里的,笔记本、颂课本、风油精和笔。

是未曾谋面的人们,满满的良苦用心。

辅导员,营员们都是正信正见并有趣的人,葵感受到了“欢喜”的心情。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6张图片

在寺院,吃饭是件重要的事。葵以前也是常吃斋的,可从未体验过这样强烈的仪式感:需分男女分别排队进入,全程止语,吃饭的仪式.规矩,手势都有要求。一餐下来,因全程持碗,葵手都有些酸。

葵喜欢这里,整齐的碗筷,光线疏密的落在上面,师兄们直身而坐,只有咀嚼声,和打饭义工走动声。师父斋前的持诵,让她觉得食物是整个宇宙、无数生灵以及他们辛勤而有爱的劳作而施与的馈赠。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7张图片

这天,正一口一口吃饭, 突然停住。

脑子不断响起一个声音这26年来,我没有真正吃过饭。”

吃饭的本质,是为了吃饱。不为花样百出的菜系,不为口舌之欲的满足。

素食,减少生灵苦痛,守护慈悲之心;

止语,让人把注意力放在咀嚼的过程,正念而感恩;

持碗,避免因身体松散而滋生惰漫之心;

手势,适量而食,辨识并转化贪婪;

口味,不咸不淡,不油不清,配料比例刚刚好,温和,美味又不生轻浮贪食之心,是种阴阳平衡,正负相加的智慧。

义工,受纳这些食物,建立僧伽,滋养奉献的愿心。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8张图片

葵仔细觉知自己的每一下咀嚼,深深感到世间的一切都不该被辜负。

每一口,都是现在,过去,和未来。

“这26年来,我没有真正吃过饭”泪滚出来,滴落在碗旁。

一切都是刚刚好。

斋后,葵明白了“奉献”的意义。


不到5点起床是件痛苦的事。

今早是殊胜的八关斋戒,有人问,“八戒,是二师兄吗?”葵忍不住笑了。

受戒从早课发愿开始,当她长跪跟着法师说誓词时,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声音反复问自己“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要记得!这可是你自己亲口承诺的,你要记得!”

那一刻,泪没有止住。

“我还会记得现在跪着的自己吗?会记得这个挚诚,信誓旦旦的自己吗?不管何种情况,我都会记得吗? ”  她反复的问自己。

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条主动选择,或被动带领的道路,那么在生命这条路途的行进中,我们会不会很容易忘了自己刚启程时虔诚的模样?忘了“始终”,是当初选择的那个“开始”而延伸的。

她想到了婚姻。

这世上有很多路,有没有一条,能供你我同行?

如果你找到了同行的人,在走的时候,会不会始终记得自己当初承诺的那句“我愿意”?

会不会记得那个婚礼上感动到痛哭流涕的自己?在任何时候,无论生老病死,苦痛折磨?

发愿结束后,懂得了“承担”的意义。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9张图片

从大殿出来,阳光打在心灵上,蚊子嗡嗡飞过,葵顺手拍下去,立马收了手,可蚊子已经奄奄一息,它太小了,不足以承受手指的重量。手莫名疼痛,心里觉得愧疚。

如果把蚊子叮咬比作“吃亏”,那些生活中无伤大雅的亏,如蚊饮血,不值一提罢。


浴佛和参拜舍利,葵从未想过自己竟能赶上如此殊胜二事。

早先只能跪在辰经楼中央青石地板上顺门缝而观,如今竟能参拜。

应了那句“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整个宇宙都会帮你实现”。

佛陀强调愿力的重要性:有了愿,然后用正确的方法精进,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葵对于“实现”的期限放的很宽——比如三十、四十,这一生、或者下一生,甚至无限生,总之,无论遇见什么,暂时的成功或快乐,暂时的绝境或失败,知他们出现时就注定要过去,真真好的结尾并未最终来临。

告诉自己,用精进的心,朝着那个无穷无尽的结尾,永生永世的快乐而努力。

也许这就是“包容”吧?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0张图片

葵有幸当着诸位菩萨和法师们的面,在闭营仪式唱诵心经。尽管抓紧了时间练习,最后还是唱错了一句经文。

她想起姐姐说“尽不尽力菩萨看着,有些机会只有一次。”很是内疚

“该万无一失的时候,实在是要尽力去周全的”葵在后来和我说。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1张图片

体验营结束,我们遇到了葵,大家一起聊感受。

当她说到到八关斋戒承诺的那句,“你自己承诺的,你要记的”看到同业障、不同面相和习气的众生的眼睛,那一刻,我知道她(他)们是同路人,那饱含热泪的双眼,对爱有共同追寻,对宽恕有共同渴望。

我想,

也许这世界,没有物质,只有气场。

人们呐,都是灵魂,都仅仅是灵魂。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2张图片

体验营结束了。

时间不会因为事物的美好而放慢。

葵发朋友圈说“那时红墙内,心遁三界外”,肉身于“局限”的场地,心却无限的自由。

我恍惚觉得,葵好像是我,又或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葵,行驶在生活的海上,找寻理想之滩的人。无常的风不知下一次会把我们吹向哪儿,但是文殊院带给我们的无尽礼物,让我们始终向着心里那个方向永不退转就对了。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3张图片

远处传来《三宝歌》:人天长夜,宇宙黮黯,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

游人来来去去,师父们刚做完晚课,一位师父敲着说不上名的法器“梆,梆,梆”,其他师父们有序的缓步走向斋堂,阳光缠绕。

一位法师说过,他是旅客。

我们都是。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4张图片

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境。

这变幻莫测的宇宙规律呐,珍惜即是,永恒。

发的书签上写着:

空林林不空,林空生妙相。

空集是我,我一无所有。

空集是你,你无处不在。

她从海上来,终归海上去

后记:

此文据葵的口述,及书面感悟,第一次用第三人称方式整理落笔而成。

葵是在体验营结束时偶遇的。

是个很有语言魅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当我听到她说受八关斋戒时的那句“这是你自己说的,你要记得”,红了眼眶。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遇见什么人。

产生什么样的交集。

善缘就在转角处。

感谢上天让我看到、让我坚信。

那些对生命赤诚的人必将幸福和丰盈。

我们都有非常必要的事要做。

愿我们都成为最适合的自己。

人生淋漓尽致。

愿你看到,海上莲花开。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5张图片
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_第1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从海上来 — 90后寺院生活体验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