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曲径通幽处

在冬天暖洋洋的太阳下,我们慢慢地从明珠禅寺大雄宝殿前高高的台阶上走下来,然后一路直下到幽深的山谷里面,再向山谷深处前行。脚下先是水泥村道,继而是沙土路,最后是溪边的羊肠小道。

这里是象头山深山里面。博罗县泰美镇罗营村边上的山谷中,有一个叫做“船龙坝”的风景优美的地方。这条溪边小道的最深处还有一个水母娘娘庙。沿着曲径前行,一路上,只见两旁都是一簇簇一丛丛的青竹,竹林细密间隙筛落的几缕阳光,轻轻地洒落在身上;脚边是跳跃在岩石间的溪流,白色的水珠跳落到绿色的水潭里发出“叮咚”的琴声。偶尔几声鸟鸣,使得山谷更显清幽。

也许是刚从岭上“禅房花木深”的明珠禅寺过来,就进入到这山间“曲径通幽处”的情境中,我脑子里似乎还留了些许禅意,觉得像这样一个山野幽僻处,似乎也应该是一处清修的所在。

元代了庵清欲禅师诗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看来,这位禅师的修行并不仅是在花木掩映的禅房,或者辉煌宏大的道场,而是常常往来于云雾缭绕的崖顶和溪流潺潺的谷底,在大自然中随意漫行。

所谓“修行”通常都是佛门弟子修炼佛法的活动。根据现代的定义,所谓修行,就是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是将自身错误的思想、观念、认知和行为进行不断修正的过程。不过,现在这个词,似乎到处都在用,显然已经完全地世俗化了。

这几年有一句话非常流行:“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对于这句话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解读。我就觉得,它似乎是说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同时也是说在当今社会里行走,要活着还要活好,很是不易,少点儿道行都不行。确实,当今社会各种潜规则无处不在,不主动让自己适应的话就难以成功;而且,处处可以看到不公平的现象,要学会接受和隐忍……不过,这样的解读又好像有些太负面、太消极了。

著名的实业家、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在他的励志著作《活法》中,另外有一句很有积极意义的话:“工作本身就是修行”。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而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为此,我们要“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哇唔!实在是太励志了,让人不禁用崇敬而又稍有些怀疑的目光远远地仰望着。

其实,按照相同的句式,我们也可以拼凑出许多“禅语”来,例如“钓鱼就是修行”,“搓麻也是修行”,“吃请和请吃都是修行”……这样一来,实际上我们全民都在修行,或是独自静修,或是一围一伙的团修。当然,即使不是佛教徒也会知道,佛教是最讲因果的,不同的行为,一定产生不同的后果。大家都在修行,只是修得的“果”也各不相同罢了。

《西游记》中有各色的神仙妖怪,他们也都是通过了不知多久又不知怎样的修行,才达到如此的神通。看看他们就知道,不是只要“修行”就必得“正果”的。正如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中所言:“正果就是编制”。一旦获得编制,就进入了体制之内;而只要在体制之内,即使万分蠢笨无能也是神仙,体制之外则无论多么神通广大都是妖怪。须知天庭的编制可不是随便能得到的,万一千辛万苦修炼,却修成个妖怪,那就实在太倒霉了。我等平头百姓还是不必过于刻意,随心而修就好,一切随缘了。

我个人特别喜欢避开城市的喧嚣,到周边的乡间随意漫行,到古村落中寻古探幽,到田野山岗上东游西荡,到风景秀丽的景点里随行随摄,到幽深僻静的山野中遐想静思。套用那个句式,可以是“悠闲漫游就是修行”,至于会有什么“果”,且不必理它。

实际上,我总是认为,身心舒泰胸怀坦荡才是修行的正道,同时也是好的回报,也才真正是人生的“正果”。眼下,我正轻松愉快地在这条通幽的曲径中漫步,看溪水流淌、草叶飘零,听鸟儿细语、清泉弹琴,在山野中好奇地探究着,这幽深之处会有着怎样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2012/1/27)

《淡如秋水》之7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间曲径通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