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作者:苑晶媒体的镁光灯下,是一群已经或者即将名声大躁的创业者,无论他们是千亿富豪还是刚融到资。在马基雅维利式成王败寇的逻辑下,人们给以成功者掌声,掌声热烈、经久不息。在灯光没有辐射到的地方,站着一群没落的人,他们黯然退场,也许也永远不会再回到这个舞台。没有丝毫灯光和记载,这些退场者仿佛没有来过。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_第1张图片

95%的命运

李开复先生自己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他和他的创新工场人尽皆知。据媒体报道,李开复亲自创立的这家公司有着高达95%的项目成功率。作为一个平台,这个数字理所当然的让人望尘莫及。不过,抛开创新工场的项目,面对整个创业市场,李开复先生却并不乐观,他这样说:“95%的创业可能要全部洗牌重来。”

5%的人被幸运的登上舞台,聚光灯下这些人便开始慷慨激昂。随后,记者的笔触在这些人身上热情洋溢、而观众的注意力也锁定在这些人身上久久不能转移。很奇怪的是,似乎没有人注意到那剩下的95%的人的命运。

此前创业邦杂志报道了一个名叫安振博的创业者,创业的前半程,他就没有顺过。做手机游戏公司,亏了500多万;做设计公司,亏了200多万;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本人很懊恼:“即使我明白这个行业是怎么赚钱的,我进去也不一定赚钱。”卖了房、亏了1000多万的安振博依然总结经验和教训,虽然后来的项目中他有所小成,但如果不是第三个项目,想必他就会成为那“被遗忘”的95%之中的一员。

一年前,人们被一篇题为《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的文章刷屏。一年过去了,创业公司对资本寒冬的忧虑依然没有消散。时至今日,不知创业圈里有多少项目已经或者即将挂掉,加上种子天使和完全没有拿到融资的项目,有理由相信,被媒体统计出来的失败项目还只是冰山一角。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_第2张图片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_第3张图片

(图为《创业家》总结的O2O部分倒闭项目的表格截图)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_第4张图片

O2O是一个拼资源,拼流量的血路战场,拿这个行业举例,是因为它实在残酷。在巨头林立的竞争环境下,死伤者遍地都是。曾经叱咤业界的E洗车,短短两个月烧光2000万美金后,在众人的侧目下轰然倒塌。事实上,类似E洗车的案例应该还有很多,而其背后的公司绝大多数其实并没有被媒体曝光。

陨落的项目就好像流星划过天空,璀璨耀眼的瞬间过后是长久的死寂。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笔者依稀可以看到当初这些公司在灰飞烟灭之前的不舍和悔恨。

考拉班车CEO张敏:只要有6000万,滴滴就打不死我。但我融不到一分钱,只能被迫并入滴滴。

冬瓜网梁铁欣:卖房创业七年,然而我现在却买不起房。

萌萌学车创始人张泽涛:我们前期判断失误,3800元的班给我们埋了一个巨大的坑,不但没有稍微地实现盈利,反而造成了巨大亏损。

……

然而O2O只是当时的“时髦概念”之一,除了这个词,还有电商、团购、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甚至企业服务、大数据等等,具体有多少公司倒下,或许已经不可考。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_第5张图片

羊群效应

多年前,百度百家作者孙骁骥在面对青年创业者时还是一副热心肠,他会很有耐心的倾听创业者们的创业计划、甚至与他们切磋思想。然而如今他不会这么干了,他坦言:“创业作为一个‘话题’,边际效应在我这里下降的非常快,我现在受够了,没心情去聊这些‘废话’。”

孙骁骥自己在稿子里写道:如今,被娇惯的创业者们会“理直气壮”的指着他的鼻子骂:“抬起狗眼看看,国家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鼓励创业的政策,资本正大量流入微创业领域。资本愁找不到好的项目,这个大好时候来黑创业者,你什么意思啊你……”。孙感到时代已经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他没有了耐心。

谷顶级早期投资机构 Adreessen Horowitz 联合创始人 Ben Horowitz这样解释这个现象:“我来告诉你,每个人想听的是,他们已相信是“真实/正确”的东西,所以他们最不想听到的,也就是与他们认知系统相违背的独到观点。”蜂拥创业的背后,看到人们在盲从一个巨大的浪潮,但这本身却不是因为创造力被激发导致的。人们追随大众所同意的,慢慢地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也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2008年的次贷危机还历历在目。那时间,全社会(起码是在美国)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情绪,一时间流言四起,涌现各种羊群效应:挤兑、超市抢购、股票涨跌停频繁等等。人们变得疯狂,集体进入“无理性”状态。

恒镔资本创始人胡滨这样说:“现在不光创业者疯狂,连学生都是。最近有一件事让我特别头疼,我的女儿整体嚷着要创业,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事实上,就笔者观察,学生创业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许开宇就直言:“不能期许大学老师的创业‘一窝蜂’而上,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5%的成功者被媒体众星捧月,学生们每天被灌着鸡汤,好像明天就可以成为王兴、张一鸣了。然而,且不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是要重新来过,在跌跌撞撞中青春匆匆流逝。学生是如此,大人们更加的疯狂。徐小平老师说的露骨:“本来,在职业鄙视链中,创业的处于最下层。但是,这几年,创业的成了鄙视链的最上层。没有创业,都不好意思在投行、咨询圈子里面混了。”

Charles Kindleberger在《疯狂、惊恐和崩溃》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似乎可以解释现在的羊群效应:“某种新旧更替出现了,它们大大改善了某个经济领域的前景。人们能抓住有利时机,助长了一个自我推动的热潮,来开辟轻松赚钱的途径。这种正反馈循环一直持续下去,直至出现了纯粹的投机行为——人们购买资产只是为了在热潮下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其他买家,而这种价格完全脱离了所有的基本价值指标。投机者往往会杜撰一些可疑的指标。”

更为精准的说,除了创业者自己的盲动和鸡血,一些客观因素也共同造就了这个诡异而又离奇的时代,而恰恰是因为这些“正反馈”,让无数创业者跌下悬崖、最终崩塌。(原因有:融资宽松、VC数量暴增、大学生创业、烧钱模式被默许、FA多如牛毛等等)当然,坍塌的不止是创业者,连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不能幸免,在笔者题为《特写 | 活着、清醒并且发狠 —— 投资人在资本寒冬的呐喊》对其细节已做过描写。

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_第6张图片

坍塌之后

如果说创业真的有什么风口只说,那么有时候媒体是在创造风口。被鼓风机造出来的风口看似风光无限,可背后跌落了多少风口上的猪?

凯风创投金烨惊呼:“连续创业者也不靠谱,我觉得不能盲目相信他们。”大数据概念被炒,金烨没有看到有什么突破性的项目出现。“因为你永远没办法拿以往的performance来预期未来的performance!”金烨补充道。

创业企业到底死了多少家,有人说一万多家,有的人说99%。具体数据我们可能很难获取的到了,先不论创业企业,事实上就连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新浪网报道,乐视体育或将裁员60%;36kr报道,暴风影音大规模裁员;环球网报道,联想全球裁员 MOTO移动业务被砍掉超过一半……

就像笔者写过的《泡沫、套路、擦边球,内容创业“繁荣”背后的万千梦碎》所描述到的,千千万万中小企业、创业公司正在逝去、成为记忆。“能有晚饭吃就不错了”,不少职场中人说。年底了,笔者看到身边的朋友们还在找工作,心里一种苦涩油然而生。

在踏出创业那一步是否想过,你是不是那95%的人。


作者苑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微信:yipinglebaishi

你可能感兴趣的:(盲动、鸡血、最终崩塌, 创业者与其身后的“群体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