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范希文(二)

我爱范希文(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爱范希文


                                夏海芹

三、庙堂江湖,忧乐二字总关情

少年时慨然于天下的志向、断齑画粥苦读的坚毅,已经沉淀在范仲淹的血液里,成为他内心的底调。从公元1015年进士及第,做九品广德军司理参军开始,到公元1052年奉诏往颍州赴任途中病逝,在为官的37年里,无论身居庙堂还是被贬江湖,范仲淹都矢志不移,不改初衷。

踏上仕途的范仲淹,先做了12年的地方官。这12年,他表现出了积极敢为的从政风格。

1021年,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当地唐朝遗留的旧海堤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淹没良田,百姓逃离。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郡有古堰,亘百有五十里,厥废旷久”,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

张纶是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时的同窗,深谙范仲淹的品性。遂将此事奏明朝廷,力荐范仲淹。1024年,仁宗任范仲淹为兴化县令,负责修堰工程。他征集四万民工,全面整治海潮。当地的军事判官,正是和他同榜的进士滕子京,滕子京协助他筑堤坝,稳民情,二人在此地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堰建成后,逃难百姓返回家园。他们将范仲淹等三人立祠祀之,称为“三贤祠”;多地建范公祠,香火不绝;兴化的百姓感范希文恩德,纷纷改姓为范;捍海堰也被称为范公堤。今天,在草堰镇境内仍保存有范公堤的残段。

1027年,母亡,范为母守丧,居南京应天府。当时晏殊刚由刑部侍郎贬为应天府知州,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他闻范仲淹有才名,就邀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回到母校主持教务,每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

1028年12月,经晏殊推荐,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39岁的范仲淹告别江湖,来到朝廷,翻开了居庙堂之高的新的一页。

可是这来之不易的能够直接和天子打交道的国都官员,范仲淹只做了两年,就自请离京了。原因何在呢?

范仲淹入京的第二年,仁宗皇帝十九岁,但章献太后依然垂帘听政,主持朝政。范仲淹先是上书皇帝放弃为太后祝寿而进行朝拜的事宜,未果;后又冒着杀身之祸直接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于仁宗,再次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1030年,范仲淹请求离京,被任为河中府通判。来到地方,他依然励精图治,清明政治,转眼,三年过去了。

1033年,太后驾崩,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范仲淹此次入京,显然是仁宗的亲信,没想到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不到一年,范仲淹就再次外放。

这次是和仁宗之间的矛盾,仁宗皇帝想要废除郭皇后,群臣私下议论,都认为不妥。范仲淹进言劝阻,竟不得奏,又请求召见,亦不得见。第二天早朝后,接到诏书,被外放为睦州知州。

宋仁宗因一时之气,让范仲淹戏剧性地回到了江湖。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当时苏州发生水灾,洪水泛滥,灾民超过十万户。范仲淹一上任,便察访水道,遍访有威望的老人,又借鉴了吴越国的水利建设,创造性的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的治水理念,疏通五条河渠,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

他的治水理念和措施,直到今天仍具有研究价值。

1035年,范仲淹因治水有功,再次被调回京师,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据说任开封知府,是宰相吕夷简的意思,因为范仲淹太爱直言了,所以就让他去治理乱如一团麻的开封府,以此分散他的精力,再无心思指责朝中之事。谁知晓范希文的工作能力实在太强了,他整顿机构,剔除弊政,仅一年,开封府便“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1036年,范仲淹向把持朝政的宰相吕夷简发起进攻。他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培植党羽,任用亲信的用人制度提出批评,劝说仁宗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最终,范仲淹再次被罢黜,贬知饶州。

范仲淹此次被贬出京,分外凄惨,除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朝中诸臣,因怕牵连,竟不敢送别。

封建官员大多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可纵观范希文,他可曾有一丝一毫的出世之心?他的心思从来都坚定,只为一件大事而来,那就是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他不显扬不畏缩,慷慨陈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处江湖之远,他不消沉,不牢骚,披肝沥胆将一方百姓放心头。他甚至不在从政和从文之间犹豫,你看同时代的欧阳修,既为官也蜚声文坛;你看苏东坡,仕途不顺却至文学巅峰,范仲淹的心,已被政事百姓占满,腾不出地方供其它容身。

第三次离京的范仲淹,骑瘦马行进在西风古道上。历史风云变幻莫测,他不会想到,两年后,52岁的他,将以一种新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爱范希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