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of myself --- 第一章 01

引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些终极的哲学问题?

比如说,你--考虑过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亦或是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的意志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我是 “我” ?

没思考过也没关系,建议大家也最好别思考,因为这是靠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也是当今科学界都无法说清楚的问题,毕竟世界上最终极的三大哲学问题就是:

1、Who l am?

2、Where did I come from?

3、Where will I go?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目前我觉得最接近的设想是《刀剑神域Alicitizon篇》里的摇光理论,把你脑中的摇光复制到人工智能里,摇光里就包含了你从出生至今的所有记忆,该人工智能就成了另一个“你”,是任何意义上的“你”,是拥有独立的但与你思维完全一致的“你”,即是问一个问题,你们说出的答案将会是百分百的一致。犹如分身、影分身之术?

然后我就产生了这种疑问:

是不是两个人的行为(决策)数据从出生开始至今完全一样就代表是“内心”、“意识”完全一样的人?

这里的行为(决策)数据指,一个人遇到一件事的思考方式与解决方案。


第一章  01 人造人

人造人可分为两种,一是非克隆人,一是克隆人;可分为两类,一是机器人,一是生物人。

非克隆人是指创造出世界上目前还不存在的人,就算长相类似,也绝非完全一样,毕竟生物有不同的身高、体重、五官等特征,可以统称为物理形体。可以是机器人也可以是非机器人,这大家都可以理解吧,当然有天公“作美”的时候,地球上人口那么多,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随机生成的非克隆人就成了世界上某个人的克隆人。毕竟人造人样本也是从历史至今的人类样本中提取的,不管再怎么随机排列组合,也将会有相似的可能性,这里当然指的是机器人造人。而如果是非机器人造人即生物人造人就不一样了,因为生物DNA的排列组合的数量之多是难以想象的,载有人类庞大遗传信息的基因组,是一部由30亿个碱基对排列组合而成的“天书”。

如果百度一下,你可能会看到这句话,“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基因。而每种基因只能够有两对核糖核酸组成,而且,每个基因中含的核糖核酸数目不一,但是,就是按照最少的一个算,基因的种类数目就有2的5-10万次方个,有兴趣的人可以算一下,大概是多少,而概率只要将其求倒数即可。可以看见,这是一个相当小的几率,而现在地球上大约只有60亿人口,所以,现在地球上基本上不存在完全一样基因的两个人!”

当然,除了克隆人以外!

而克隆人只是表面完全一样而内心是不同的或者他根本没有“心”这种东西。

机器克隆人会按照创造者给予的指令执行任务,因为它毕竟是人工智能,所谓的机器人,虽然现在是有了强化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之类的机器学习算法,尝试让人工智能有自主学习的探索能力,比如AlphaGo。但是目前的局限性在于只对某一领域有学习能力,还无法在非特定领域即通用领域进行学习与探索。

要想创造出与某人完全一样的人。必须拥有这个人的完整记忆数据,每个细节每个决策都必须完全一样,否则人会往不同的人生方向发展。

非机器克隆人即生物培育的人,由采取DNA再培育细胞,细胞再生养成的,这类克隆人可以分为从胚胎开始的培育,类似于试管婴儿;和直接成人培育,成人培育需要先生成人体架构,这明显是更难的操作。这类克隆人可以与你长得一模一样或以后和现在的你长得一模一样,并且拥有“心”,因为他就是活生生的人,但是他仍然是与你不一样的人,类似于双胞胎,你们看起来一样但是你们对一样的事情想的决策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没有经历你从出生到现在所经历的每个事件,因此他需要重新认识与重新学习,但这样重新学习的人已经就不是“你”了,就算他重新经历一模一样的实践也不一定会有一样的决策了,这就导致了人的性格和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Two of myself --- 第一章 01_第1张图片
喜欢请关注一下公众号呗~不仅有连载小说,还有影评、书评、动漫推荐、博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Two of myself --- 第一章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