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随着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被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也看到朋友圈里大家各自发的关于祈福九寨以及讲述自己曾经的旅游经历,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我和猫先生原本计划在他八月份休假,就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看一看神奇的九寨,还可以避避暑,如今看来幸好计划还没实施。既然没有出远门,中午,我便打开电视找出了十年前冯导的电影作品《唐山大地震》。

      这是08年冯小刚导演对76年唐山大地震的缅怀,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的是一个带着体温的血泪故事,一种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电影主要讲述了地震中一位年轻母亲在一片废墟中听到自己一双年幼儿女的呼唤,开始是高兴的因为知道孩子还活着,可是面临救援的困境,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由徐帆扮演的母亲陷入痛苦和绝望,她含着泪咬着牙说出了“救弟弟”,被石板压着的另一头的女儿方登,呢喃着,用小手里握着的石头不停的敲打着地面,她知道死神来了!最后流着泪喊着“妈妈”,23秒的地震,带给这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那句“救弟弟”也成了年轻母亲深深的负罪感!

    面对地震留下的不只是满目疮痍的唐山,更是人们内心的创伤,女儿无法理解母亲当时的行为,母亲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自责了32年,唐山可以很快重建,人们心灵的创伤呢?电影中有两段让我泣不成声,一个就是年轻母亲做决定的时候,一个是女儿回家母女双双下跪失声痛哭的时候。当女儿顺利回家,母亲包饺子的手早已抖的不行,进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下跪,诉说着当年的种种。女儿看到家中还挂着她和父亲的遗像,32年没有搬家,等待着他们回来,那一刻女儿也释怀了。

    电影通过对故事情节,画面的把握,很好的驾驭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能够很自然的走进角色,感受当时的情景,渲染手法可谓相当老练,留下的不仅仅是泪水,更是一次人性和心灵的洗礼。人向来都是喜欢美好的事物,不愿意看到和承受痛苦,然而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太多的难,人们不得不学会承担,学会坚强。

        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做到准确预见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再想想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的玉树,鲁甸地震,再到今年的九寨沟地震,相比76年的唐山地震,中国人用一种更成熟更坚强的方式对待灾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小区,新城,还有对受灾人们心理上的疏导,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多难兴邦”道出了真谛。

        那些离去的生命不会回来,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不会回来了,可是当我们去聆听和感受他们的痛苦和灾难,我们应该保持一份清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力所能及的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