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儿推之路】大妞的“小白鼠”式推拿最严重的错误--小儿食疗梅子原创日记连载(0295)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深圳 小雨


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在走进一个陌生领域的我来说,也难免会有摸索中的错误发生,当然这也是后来更加深入学习后得知,遗憾的是摸索的过程中没有人调拨。

话说大妞的小白鼠实验推拿,小错误不断是自我学习一定会经历的,而大错误最严重的就是退烧手法了。


一说退烧手法,估计你得紧张了,莫非小儿推拿自己不能随便推?当然不是了,而是“用穴如用药”,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穴位,就没毛病。不问青红皂白,统统用一个手法,或者类似手法统统用上,就毛病大了。


就像感冒咳嗽了,你拿出四五种管感冒咳嗽的药去吃,以为会好的快,实则病好了给身体造成的副作用远远大于治好了病。道理是一样的,可惜那时候自己不懂,还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初学儿推之路】大妞的“小白鼠”式推拿最严重的错误--小儿食疗梅子原创日记连载(0295)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是大妞发烧,同样又半夜发烧,刚好爸爸也在家,睡前毫无症状,半夜是爸爸摸到大妞浑身发烫,叫醒我起来量体温,一看39.7度,吓坏了,第一次经历这么高的体温,赶紧喂了退烧药。


那时候毕竟才学会一点皮毛,所以也没有办法淡定,何况爸爸还在一边催去医院打针。退烧药喝了不多久,出了满身的汗,慢慢体温也就下来了。

自己又拿出书,翻看有关退烧的介绍,不同的书,介绍的穴位也不同,什么小清天河水、大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六腑……至于什么时间用什么手法,反正自己搞不清楚了。


觉得这么多退烧手法,还搞不定退烧吗?再烧起来一定不吃药了,要自己推拿,下定了决心,又把这所有退烧手法的位置在自己身上演练了一遍,只等着再烧起来了练手。

【初学儿推之路】大妞的“小白鼠”式推拿最严重的错误--小儿食疗梅子原创日记连载(0295)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这样的情况当时不知道,应该是百分百的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发烧,简单的蒜泥灸都可以解决一大半,经验呀。


两个半小时左右,烧又一次起来了,摸摸手脚也挺热,肚子也很烫,(只是当时不懂先通大便,其实孩子已经两天没有大便了),再一次量了体温:38.4度。就用了大清天河水,两个手臂都推拿了五分钟。


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又量体温38.6,没有退烧的意思,还有点想升高,可如何是好?又想起来打马过天河,是沾凉水的那种操作。书上说操作10几遍就可以,自己怕没有用,直接做了20遍。还怕不退烧,又做了五分钟的退六腑。

【初学儿推之路】大妞的“小白鼠”式推拿最严重的错误--小儿食疗梅子原创日记连载(0295)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说来也是奇怪,半个小时左右,体温真的开始下降了,雀跃欢呼了一下,对推拿的信心更足了。


直到天亮没有再烧起来,大妞一醒来就上厕所,拉了一堆稀便,白天精神还算可以,没有再烧起来,心里开始小激动,原来小儿推拿这么好,总算找到了不让孩子打针吃药的方法了。

后来又经历了几次高烧,我也都用这几个退烧手法,有时候会同时用上大清天河水和打马过天河,有时候会双手臂直接退六腑10分钟,总之是,哪个手法退烧快就用哪个手法,也不怕多叠加一个手法来用,更谈不上配穴推拿,避免寒凉穴位太寒,只要能退烧就好。


直到深入学习后才懂得,每一个穴位都有自己的寒凉属性,也都有自己的用途,有些穴位需要搭配其他穴位使用,而自己呢,在那时根本不懂这些,单单退烧手法的叠加使用,已经是大错特错了。

以至于后来大妞长大了,体质很寒,绝大部分和那时候手法用的不对有关,特别是打马过天河和退六腑这两个大寒穴位同时使用。所以今天写出来,希望初学儿推的妈妈要注意,万不可这样去使用,要有辩证和配穴。


遗憾的是当时不懂,给女儿的体质形成了无形的伤害,记得有一次有个群里的妈妈在指导别人退烧时,直接告知退六腑20分钟,把我吓了一跳,典型的初学者思维。


小儿推拿是一门看似简单,而实则用的知识很多,而又面对的是孩子,所以初学者最好不要完全自学,能少走不少弯路。



如何用小儿推拿让宝宝少打针、少吃药,吃嘛嘛香身体状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学儿推之路】大妞的“小白鼠”式推拿最严重的错误--小儿食疗梅子原创日记连载(0295))